IT之家 1 月 9 日消息,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英国已重启谈判,以确保伦敦在软银旗下芯片设计公司 Arm 计划的首次公开募股中发挥作用。两位了解此事的人士称这次会议“非常有建设性”,另一位人士则称其“积极”。知情人士称,英国首相苏纳克上个月还在唐宁街会见了 Arm 的首席执行官雷内・哈斯(Rene Haas),软银创始人孙正义通过视频参加了会谈。目前,Arm 和软银均未置评。IT之家曾报道,孙正义去年 6 月曾告诉股东,他支持 Arm 在美国上市,因为这家英国芯片设计公司的
关键字:
arm 软银
在芯片领域,国内公司近年来奋起直追,CPU领域涌现了多家企业,其中龙芯走的是独立自主指令集路线,是最难走的方向,此前有国家支持,现在主要靠龙芯自负盈亏。对国产CPU来说,如何赚钱是个关键因素,有钱赚意味着企业可以活下去,研发新的产品,一旦不赚钱,企业就无法支撑,哪怕是有补贴,迟早还会干不下去。对于这一点,龙芯之父胡伟武日前在采访中就谈了他的看法, 他表示盈利或赚钱对企业来说是果而不是因。如果为了赚钱做企业,往往赚不了钱,要设立一个高于赚钱的目标来做企业,当实现目标的时候,赚钱就是自然的结果,尤其
关键字:
CPU 龙芯 国产
近几年开始对于我国的半导体行业来说可谓是多事之秋自从19年特朗普对华发起贸易战开始,前有华为中兴等企业被连连制裁,后有先进GPGPU等关键关键高性能硬件被禁运,美方的层层加码,叠加上疫情的影响,也使得我国国内半导体相关产业仿若惊弓之鸟,这几天朋友圈除了晒羊之外,最热闹的还有一类新闻:“消息称阿里遭禁售,arm拒绝向中企销售先进芯片设计产品”、“巨头确认:无法向中国出口先进芯片架构!”初看标题,再联想到最几个月美方的连连对华禁运,确实十分唬人,很难让人判
关键字:
arm RISC-V
RISC-V是新生的CPU指令集,如今已经成长为仅次于x86、ARM的第三大CPU阵营,其开放开源的优势也得到了国内厂商的追捧,现在腾讯也加入了RISC-V基金会,而且是Premier Members高级会员。在这个级别中,还有阿里云、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成为资本、海河实验室、华为、中兴、赛昉、希姆计算和展锐等国内公司。此外,腾讯蓬莱实验室负责人高剑林还将代表腾讯公司进入TSC技术指导委员会,积极参与RISC-V发展。腾讯在没加入RISC-V基金会之前,已经在大力支持国产CPU了,来自中科院计算所的包云岗
关键字:
RISC-V x86 ARM CPU
选电源是搭配完硬件之后的一个首要工作,不过对于电源选多大功率却有不少问题。如果按照CPU的TDP选择电源,你可能会面临掉帧或者蓝屏的问题,难道TDP就那么不可信吗?搭配选择电源要考量的是硬件的功耗,但是在CPU这里厂商提供的却是TDP,全称是“ThermalDesign Power”,中文意为“热设计功耗”。虽然单位和功耗一样都是W,但是这个热设计功耗却和功耗还不一样,因为它指的是散热设计的参考指标,换句话说,TDP指的是其搭配的散热系统需要能够散发出的单位时间热量。但CPU的厂商只给出了TDP,而没有给
关键字:
TDP CPU
大部分的机器人设计都是基于ROS系统,该系统的优点是功能丰富、设计快速,缺点是设计的硬件成本高、功耗高,ROS系统庞大,实时性不高。针对以上缺点,本文阐述的物流机器人的设计是基于ARM架构的S5PV210的CPU,运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由单片机、S5PV210主板和APP3部分组成。该设计降低了硬件成本、节省了电池功耗,可根据定制需求开发,实时性较高,且运行稳定、负载量大,可在室内动态环境中自主导航并完成相关搬运服务。目前该物流机器人已经制作完成。
关键字:
搬运机器人 ARM 嵌入式Linux 单片机 自主导航 202212
俄乌冲突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俄罗斯实施全方位封锁,包括科技领域,Intel、AMD等企业退出,台积电停止代工,导致俄罗斯已经没有CPU芯片可用。俄罗斯其实也有自己设计的CPU处理器,最出名的是Baikal、Elburs,从笔记本到台式机,从服务器到嵌入式都能覆盖,规格也算比较先进。但是,台积电已经无法制造这些处理器,因为他们用到了台积电16nm工艺,而俄罗斯自己没有如此先进的代工厂,最多只能制造90nm芯片,不得不陷入停滞。根据俄罗斯数字发展部、通信和大众传媒部的数据,2022年,基于俄罗斯自主处
关键字:
俄罗斯 CPU 90nm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消费电子展会,一年一度的CES堪称是PC玩家的盛会,Intel、AMD、NVIDIA都会借机发布或宣布下一代新品。NVIDIA已宣布将于北京时间2023年1月4日0点举办新品发布会,预计带来RTX 40系列笔记本显卡、RTX 4070 Ti桌面显卡,不过黄仁勋应该不会主讲也不是直播,可能只是录播。而AMD苏姿丰将于北京时间1月4日22点半亲自出场。产品方面,最首要的是锐龙7000系列移动版,按惯例分为锐龙7000H、锐龙7000U系列,同时还有桌面上的锐龙7000非X系列,可能还
关键字:
Intel AMD RTX CPU
IT之家 12 月 18 日消息,高通与 Arm 的纠纷已经争吵了有一段时间,根据高通高管的最新表态,似乎高通要积极布局新兴崛起的 RISC-V 架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 Arm 的束缚。据 The Register 报道,在本周的 RISC-V 峰会上,高通公司产品管理总监 Manju Varma 表示,RISC-V 是专有 Arm 指令集架构的新兴替代品,在高通公司设计芯片的一系列设备上都有机会使用,包括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联网汽车等。根据 Varma 的说法,从 2019
关键字:
ARM RISC-V
近日,阿里云 IoT 在智能视觉领域与 Arm 展开深度合作:阿里云 IoT Link Visual云芯一体化的智能视觉方案,与 Arm Project Cassini 生态项目的 Arm 架构边缘智能平台进行深度集成,大幅缩短相关产品的开发周期,加速产品上线及部署。 据了解,此次集成实现了原有的视觉嵌入式开发,由底层向中层的跨越。同时,也使得原有视觉设备上的云开发以及边缘算法开发,由原有的分散多平台集成,实现底层至中层的兼容,使更多智能物联网开发人员与用户,能够通过先进敏捷的开发工具,实现嵌入
关键字:
阿里云 IoT Arm 架构 智能视觉平台
IT之家 12 月 13 日消息,据台媒 TechNews 报道,面对 RISC-V 积极开疆拓土,Arm 策略与行销执行副总裁 Drew Henry 在媒体分享会上表示,要正向看待良性竞争,而 Arm 长期建构下来的硬件效能、软件及开发工具所形成的庞大生态系是最大优势,也能满足产业需求。▲ 图源 ArmDrew Henry 表示,随着数据中心需求急剧增加,加上自动驾驶汽车、AI、物联网等新兴应用崛起,市场对于运算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使得摩尔定律备受挑战。如今要靠单一技术延续摩尔定
关键字:
RISC-V ARM 嵌入式
AMD的锐龙7000处理器升级了5nm Zen4架构,IPC性能提升只有8-10%,虽然依靠频率优势可以将单核性能提升15%以上,整体性能提升还是很明显的。 5nm Zen4从技术角度来说已经完工了,AMD后续的重点会转向新一代架构,Zen5也在研发中了,AMD已经确认Zen5会在2024年推出,有Zen5、Zen5 V-Cache、Zen5c三种架构变种,初期使用4nm工艺,后期还会升级3nm工艺。 最引人关注的当然还是Zen
关键字:
AMD CPU
还记得2018年Intel推出的至强W-3175X处理器吗?当年这是Intel为了跟AMD竞争专业市场,将服务器版至强下放到了工作站,满血28核56线程,还是唯一解锁超频的至强,售价超过2万元。这款处理器在2021年就退役了,这两年Intel的发烧级HEDT平台也没了动静,至强W的继任者也没了音信,一度传闻被取消,但是Intlel现在亲自出面,证实了新一代工作站处理器要来了。他们的官推来看,Intel称新一代的工作站处理器非常快,暗示性能强大,甚至需要用户重新规划下去接咖啡的时间了,因为工作等待时间会更短
关键字:
英特尔 CPU 至强 DDR5
据Intel最新对外公布的信息,Intel 4nm芯片已准备投产,将用于包括Meteor Lake(14代酷睿流星湖)处理器、ASIC网络产品等。同时,Intel 3nm、20A(2nm,其中A代表埃米,1nm=10埃米,下同)、18A(1.8nm)进展一切顺利,甚至还略有提前。其中Intel 3nm将在明年下半年投产,用于Granite Rapids和Sierra Forest数据中心产品。Intel 20A计划2024上半年准备投产,首发Arrow Lake(15代酷睿)客户端处理器,18A提前到20
关键字:
CPU Intel
Arm 近期宣布与合作伙伴携手推出全新 PSA Certified 固件更新 API。作为 Arm Project Centauri 的首个成果,该 API 符合现有行业标准,并提供支持固件更新的标准途径,在确保物联网设备的安全与更新的同时,保证整个设备生命周期内的安全,有效解决行业长期以来所面临的挑战。 为标准化物联网开发奠定基础 作为Arm生态系统计划之一,Project Centauri 聚焦广泛搭载 Arm Cortex®-M 的设备,并结合了标准、安全性和生态系统,目的在于使
关键字:
PSA Certified arm
arm cpu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arm cpu!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arm cpu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arm cpu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