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可能在六月底率先推出了其首款 AI 眼镜,但另一家中国科技巨头正在准备加入战局。据 36Kr 报道,阿里巴巴本周将推出其首款自主研发的 AI 眼镜——据报道,该眼镜采用双芯片设计,由高通的 Snapdragon AR1 和中国 Bestech 的 BES2800 提供动力。虽然新设备可能包括语音助手、音乐、通话、实时翻译和会议记录等标准 AI 眼镜功能,但报告指出,阿里产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与公司生态系统的无缝集成——高德地图用于导航,支付宝用于支付,淘宝用于购物。值得注意的是,眼镜
关键字:
阿里巴巴 智能眼镜 AI
德国光子处理器开发商 Q.ANT 已将其原生处理服务器(NPS)交付给莱布尼茨超级计算中心(LRZ),标志着首次将模拟光子协处理器集成到运行中的高性能计算(HPC)环境中。这是 LRZ 首次能够评估光子加速用于人工智能(AI)和模拟工作负载,从而大幅降低能耗。LRZ 是欧洲最大的数据中心之一,拥有尖端基础设施和创新性研究。这次合作旨在研究未来 HPC 环境中的混合数字模拟架构,并由德国联邦研究、技术和太空部资助。部署 Q.ANT 的 NPS 后,LRZ 将这一范围扩展到包括光子模拟计算。LRZ 将在研究项
关键字:
光子处理 AI
人工智能 (AI) 有可能改变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从设计和制造到运营和维护。虽然这种说法似乎很明显,但测试和测量产品和流程的确切情况仍然成为焦点(图 1)。正如在测试和测量这样一个众所周知的保守行业中所预料的那样,迄今为止,AI 主要用于适度的、渐进的改进。解析文档以帮助用户设置和作产品的工具显然是一个起点。更进一步,一些产品现在提供基于 AI 的功能,例如神经网络,或针对特定参数的基于 AI 的优化。对于管理大型数据集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来说,用于后处理、检测异常、跟踪趋势和指导决策的软件工具非常强大,
关键字:
AI 测试 测量 仪器
(照片由 KIRSTY WIGGLESWORTH/POOL/美联社提供)埃隆·马斯克不仅限于收购 100 万张英伟达 GPU 用于 AI 训练。这位亿万富翁希望获得更多 GPU,因为他的初创公司 xAI 正努力在下一代 AI 系统上超越竞争对手。Musk 今天发推文表示,xAI 的目标是拥有与 5000 万英伟达 H100 GPU 相当的计算能力,这种企业级图形芯片被广泛用于 AI 训练和运行聊天机器人。“xAI 的目标是在 5 年内实现 5000 万个 H100 等效-AI 计算单元(但功率效
关键字:
AI 智能计算.GPU 马斯克
根据商业时报 和 Tom's Hardware 的报道,英伟达和联发科的 N1X AI PC 平台发布计划据报道已被推迟,联合开发的下一代处理器的发布时间已从 2025 年下半年推迟至 2026 年第一季度。如商业时报所述,N1X 是英伟达和联发科共同开发的第一个 Windows on Arm PC 处理器。据报告中引用的消息称,N1X 是之前推出的个人 AI 超级计算机 Project DIGITS(DGX Spark)中使用的 GB10 G
关键字:
英伟达 Arm AI PC
(图片来源:Oracle)在关于 Stargate 项目,该项目涉及与 OpenAI、Oracle 和 SoftBank 的合作 提出的一些担忧中,包括基础设施支持的细节不足。公司逐渐披露了它们的意图,周二,OpenAI 和 Oracle 宣布计划在美国建设额外的 4.5 吉瓦(GW)的 Stargate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将 OpenAI 的总计划容量推至 5 GW。有趣的是,尽管 SoftBank 是 Stargate 项目的一部分,但它并未参与这次建设融资。
关键字:
OpenAI 数据中心 AI
机器学习正在为设计工程师提供更智能的供应链和无摩擦的组件采购。电子分销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悄无声息的革命,这场革命正在从根本上改变工程师采购组件的方式以及分销商预测需求的方式。DigiKey 处于这一转型的最前沿,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一个流行词,它正在成为为全球工程师提供服务的运营支柱。总部位于 Thief River Falls 的经销商总裁 Dave Doherty 负责监督这家从明尼苏达州相对偏远的地点向全球发货的公司,该公司负责监督这种人工智能驱动的发展。DigiKey 已部署或开发 70 多个不同的 A
关键字:
算法 工程助手 AI 零件采购 机器学习
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的一席话,透露美国科技大客户对于人形机器人的商机期盼,可望是电动车(EV)的10倍以上,各界更高度关注,还有谁会是AI机器人世代中的大赢家?因应劳动成本日益提高,以及今后全球区域生产在地制造风潮所需,鸿海集团正持续加大在机器人产业的相关布局,并且朝着百万机器人大军的目标,射出了关键三箭:技术、AI、应用场域。 除了掌握多项关键零组件与机器人本体的设计制造能力外,近期亦结合人工智能(AI)技术,透过发展专属的AI大脑FoxBrain,以及与包括优必选(UBTech)等业者的合作,
关键字:
AI 机器人 鸿海三箭
根据全球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McKinsey & Company)7月20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半导体行业排名前5%的公司(基于年销售额),包括NVIDIA,台积电,SK海力士和博通(Broadcom)去年创造了所有利润。前5%的公司获得的经济利润为1590亿美元,而公司利润的中间90%被限制在50亿美元。最底层的5%公司实际上遭受了370亿美元的损失。实际上,前5%的公司收到的成绩单,超过了整个半导体市场创造的经济利润(1470亿美元)。这种市场转变发生在2-3年内。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2
关键字:
AI 半导体 NVIDIA 台积电 SK海力士 博通
(图片来源:英伟达)在中国举办的 2025 年 RISC-V 峰会上,Nvidia 宣布其 CUDA 软件平台将在 CPU 方面与 RISC-V 指令集架构(ISA)兼容。这一消息在 RISC-V 活动期间的一个演示中得到了证实 。这是在性能要求高的应用中启用基于 RISC-V ISA 的 CPU 的重要一步。这项宣布表明,RISC-V 现在可以作为基于 CUDA 系统的主处理器,这一角色传统上由 x86 或 Arm 核心担任。虽然没有人甚至几乎没有期望 RISC-V 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超大规模
关键字:
RISC-V AI 英伟达 CUDA
7月18日,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在上海进入分论坛环节。作为未来电子产业最庞大的应用范畴之一,人工智能是不可回避的话题。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正以年均超过100%的算力需求增长驱动底层架构的革新,“开放、灵活、可定制”的RISC-V已成为构建自主AI算力基石的战略支点。人工智能分论坛邀请各方企业探讨RISC-V架构如何利用其开源、开放、可扩展的特性,实现AI计算架构的革新,以及RISC-V架构在AI软硬件的最新进展和应用落地情况。 中国电信研究院技术专家杨玉模在介绍基于RISC-V架构的高性能
关键字:
RISC-V 中国峰会 中国电信 运营商
7月18日,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在上海进入分论坛环节。作为未来电子产业最庞大的应用范畴之一,人工智能是不可回避的话题。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正以年均超过100%的算力需求增长驱动底层架构的革新,“开放、灵活、可定制”的RISC-V已成为构建自主AI算力基石的战略支点。人工智能分论坛邀请各方企业探讨RISC-V架构如何利用其开源、开放、可扩展的特性,实现AI计算架构的革新,以及RISC-V架构在AI软硬件的最新进展和应用落地情况。阿里巴巴达摩院高级开发工程师徐鹏在现场分享了玄铁AI大模型部署优化实践。作
关键字:
RISC-V 中国峰会 玄铁 AI大模型 部署优化
7月18日,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在上海进入分论坛环节。作为未来电子产业最庞大的应用范畴之一,人工智能是不可回避的话题。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正以年均超过100%的算力需求增长驱动底层架构的革新,“开放、灵活、可定制”的RISC-V已成为构建自主AI算力基石的战略支点。人工智能分论坛邀请各方企业探讨RISC-V架构如何利用其开源、开放、可扩展的特性,实现AI计算架构的革新,以及RISC-V架构在AI软硬件的最新进展和应用落地情况。 知合计算解决方案总监黄怡皓分享了他们在基于RISC-V架构的大
关键字:
RISC-V 中国峰会 知合计算 大模型
7月18日,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在上海进入分论坛环节。作为未来电子产业最庞大的应用范畴之一,人工智能是不可回避的话题。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正以年均超过100%的算力需求增长驱动底层架构的革新,“开放、灵活、可定制”的RISC-V已成为构建自主AI算力基石的战略支点。人工智能分论坛邀请各方企业探讨RISC-V架构如何利用其开源、开放、可扩展的特性,实现AI计算架构的革新,以及RISC-V架构在AI软硬件的最新进展和应用落地情况。 Arteris首席架构师栾淏详细介绍了该公司在可配置高性能互连
关键字:
RISC-V 中国峰会 Arteris AI/ML ADAS SoC
7月18日,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在上海进入分论坛环节。作为未来电子产业最庞大的应用范畴之一,人工智能是不可回避的话题。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正以年均超过100%的算力需求增长驱动底层架构的革新,“开放、灵活、可定制”的RISC-V已成为构建自主AI算力基石的战略支点。人工智能分论坛邀请各方企业探讨RISC-V架构如何利用其开源、开放、可扩展的特性,实现AI计算架构的革新,以及RISC-V架构在AI软硬件的最新进展和应用落地情况。 作为RISC-V基金会创始会员之一,晶心科技率先采用RISC-
关键字:
RISC-V 中国峰会 晶心科技 AI/ML SoC 架构创新
ai risc-v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ai risc-v!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ai risc-v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ai risc-v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