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G技术的发展趋势5G 技术日趋成熟,对各类应用的支撑作用日渐显现,如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远程医疗,数字化转型等,都要以5G技术作为技术保障。在速度更快、延迟更低、容量更大、可靠性更高的5G 技术背后提供支持的是一系列全新技术,像毫米波、大规模MIMO和自适应波束成形,所有这些技术都将需要大量更先进的基站和客户设备。随着Sub 6G 的普及,未来5G 最实质性的变化将是采用毫米波传输以及需要大量天线元件的自适应波束成形。在蜂窝拓扑中使用这些频率具有挑战性,而且是一个未
关键字:
202106 5G 测试
1 5G芯片的挑战5G 开发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构建融合不同架构、频谱和演进标准的网络基础设施,如何构建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虚拟化系统,以及如何快速灵活的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客户的网络部署要求。开放的网络架构和持续深度的虚拟化,对于网络安全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射频前端方面,5G 对工作频段、功耗、效率、集成度等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恩智浦半导体 高级客户经理 樊枫2 恩智浦的解决方案从天线到处理器,恩智浦为设备和服务提供商提供完整的5
关键字:
202106 5G O-RAN mMIMO
5G 连接作为“ 万物互联时代”移动物联网终端的重要连接方式,由于其高传输速率和低网络延迟的优势,被应用于越来越多重要领域,如智能远程医疗、智能工厂、机器人、自动驾驶、金融、VR/AR 等。当5G 基站将数以百万计的终端设备连接入网,设备间的时钟对齐就成为保证网络同步的关键挑战。时钟进行高精度的时间对齐需要处理恒定时间误差(cTE)和动态时间误差(dynamic time error,dTE)这两种时间误差。精确时间协议(PTP)可通过物理互连信道在节点之间交换时间戳,从而确定和补偿诸如通过互连和通过诸如
关键字:
202106 5G 时钟
2021年5月,IDC在京举办了“IDC中国ICT市场趋势论坛”,IDC中国电信与物联网的高级研究经理崔凯做了“5G市场预测与行业应用”的报告,回顾和预测了我国电信业发展趋势、5G建设的市场机会、5G的应用趋势,最后分别向厂商和行业用户提出了建议。
关键字:
202106 5G 市场 应用 建设
全球知名电子专业制造服务供应商伟创力(Flex)近日警告,困扰行业的芯片短缺局面将至少再持续一年,这是最悲观的预测之一。 伟创力采购和供应链负责人Lynn Torrel表示,该公司的半导体供应商已经推迟了对短缺何时结束的预测。Torrel称,“由于需求强劲,芯片短缺预计将持续至2022年中期至年末,这取决于大宗商品供应情况。一些人预计供应短缺将持续到2023年。“ Torrel表示,随着全球从疫情中复苏,如果疫苗接种导致消费者支出转向服务,人们在消费电子产品上的支出减少,情况可能会改善。 不过她
关键字:
芯片 伟创力
缺芯片!芯片荒!这张多米诺骨牌,正在全球产业链上传导。而每一张牌倒下,都引起新的连锁反应。高盛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全球有多达169个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芯片短缺影响,从汽车、钢铁产品、混凝土生产到空调制造,甚至包括肥皂生产。“芯片危机”持续 全球百余行业受冲击一辆车要用几百甚至上千个芯片,缺一个就会导致整车无法生产。近期,全球汽车行业集体陷入“停产潮”,福特汽车、铃木汽车、大众美洲公司、丰田汽车、本田汽车等众多知名车企都发布了暂停工厂生产线的计划。韩国现代集团北美首席执行官 何塞·穆尼奥斯:芯片紧缺问题影
关键字:
全球缺芯 5G MCU
全球缺芯,以芯片为支柱产业的韩国,5月出口创下32年来最大增幅;季度,全球10大芯片制造公司的季度总营收飙升至创历史记录的227.5亿美元。看起来,芯片行业一片大好,似乎只要是做芯片的,都能享受到供应短缺的涨价红利,但事实并非如此。 //什么样的芯片会涨价? // 研究公司Natixis 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 Alicia Garcia-Herrero 表示,全球缺芯不假,短期内无法解决也是真的;各行各业,包括电子产品、汽车制造、农具生产等等都受到极大影响。但是,尽管缺芯影响是全方位的,但真正涨价“赚大
关键字:
全球缺芯 5G MCU
在过去一年时间里,不少欧洲国家相继宣布,在未来几年逐步把华为通信设备从通信网络中拆除。虽然华为的抗议没有改变电信部门的决定,但就最新情况来看,华为5G业务已经出现转机。根据路透社在6月1日发布信息,意大利已经批准运营商使用华为5G设备。 意大利率先表态,很可能让正在犹豫的欧洲国家主动站队华为5G。 事实上,意大利电信运营商对华为通信技术和通信设备一直备有好感。2020年年底,意大利电信集团线一度决定与华为签署5G核心网络建设协议,只不过最后因为“某些原因”,签约被迫中止。 值得一提的是,2020
关键字:
5G 华为 通信
最近,关于日本光刻胶或断供部分国内芯片企业的消息,不时地传出。原因在于日本的光刻胶产能没有提升,且全球第五大光刻胶生产企业信越化学(日本企业)KrF光刻胶福岛工厂关闭,产能受限,但全球芯片的产能在不断的提升,于是光刻胶也开始供不应求了。 相应的,这些光刻胶厂商肯定优先供应大客户,中国的这些小客户自然优先级排在后面,所以也就有可能面临断供的风险。 很多人表示,断供能够逼着我们的光刻胶前进,话是这样没错,但说实话,目前国内光刻胶技术与日本或者说国际领先水平差太远,一旦断供,国产顶不上,影响还是很大的。
关键字:
光刻胶 芯片
自5G技术问世以来,美国无线运营商部署5G网络的速度非常缓慢。主要原因在于5G网络可用的频谱资源有限、5G网络设备部署过程繁琐以及5G服务仍缺少杀手级应用程序。媒体经常用“快”等词来描述5G速度,但美国部署5G无线网络的速度和快根本不沾边。近三年以来,5G无线网络的前景一直是各大媒体报道的焦点。但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能真正达到预期效果的5G尚未出现。虽然美国所有主要无线运营商都表示,他们的5G服务已经覆盖全美,但行业分析师们表示,这种所谓的5G服务与4G没有太大区别。据市场研究公司Evercore
I
关键字:
5G手机 5G
3月份的时候,中芯国际表示在深圳建厂,投资153亿,重点生产28nm的芯片,产能大约是4万片/月。 4月份的时候,台积电表示要投188亿到南京建芯片厂商,工艺也是28nm,产能大约是4万片/月。 5月份的时候,台联电表示也要投资约百亿元,扩产台南科学园区的12吋厂Fab 12A P6厂区的28nm产能,预产能增加2.7万片/月。 目前在全球芯片代工企业排行榜上,台积电排第1、联电排第3、中芯国际排第5。目前台积电的技术是5nm,联电、中芯国际的技术是14nm。 可见28nm对于这三家厂商而言,
关键字:
芯片 28mm 台积电
2021年5月25日-27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学会、国家智能网联创新中心、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举办的第八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在北京开幕。本次会议以“构建开放共享的智能网联汽车新生态”为主题,围绕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关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安全技术、高精度地图和定位技术、测试评价技术、应用与示范、技术标准与法规等内容展开讨论。 汽车产业继电动化革命之后,已进入以智能化和网联化为主要内容的第二阶段。以自动驾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智能汽车发展成为产业竞争的焦点,同时仍有技
关键字:
汽车 芯片 智能网联
5月27日消息,据知情人士透露,为了应对全球芯片供应短缺问题,特斯拉将采取多项新举措,包括特斯拉正与韩国、美国、中国台湾地区的行业运营商讨论确保芯片供应的提议,还提前支付芯片费用以确保关键材料的供应,并在考虑收购芯片工厂的可能。 在半导体行业供应商、芯片制造商和咨询公司工作的知情人士表示,特斯拉正在与中国台湾地区、韩国和美国的行业运营商讨论确保芯片供应的方案。同时,特斯拉对直接收购芯片工厂也表示出兴趣,只是这种想法目前还处于初期起步阶段。考虑到这将涉及到高昂的成本,这样的收购将十分困难。特斯拉需要最
关键字:
特斯拉 芯片 收购
5月20日消息,周三AMD公布了一项4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公司首席执行官苏姿丰周三接受采访时表示,芯片制造商的道路将更加坎坷。 自2014年担任AMD首席执行官以来,苏姿丰一举让公司扭亏为盈,从竞争对手英特尔手中夺来不少市场份额,并让公司现金流恢复正常。 在任职的六年多时间里,AMD市值从从苏姿丰刚刚上任时的约20亿美元飙升至逾900亿美元。周三公布的一项4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是2001年以来AMD开展的首次回购,突显出公司财务实力和现金流稳定性。不过苏姿丰并不认为现在可以高枕无忧。 苏姿丰
关键字:
芯片 AMD
高通技术公司今天宣布推出高通Snapdragon X65和X62 5G M.2参考设计,加速5G在各产业领域的采用,包括PC、常时连网PC(ACPC)、笔记本电脑、客户端设备(CPE)、延展实境(XR)、电竞和其他行动宽带(MBB)装置。 全新Snapdragon X65和X62 5G M.2参考设计为基础的即插即用型5G卡,将加速5G在PC、平板计算机、延展实境和路由器/CPE等产品类别的普及。新的参考设计搭载首款3GPP Release 16规格的5G调制解调器射频解决方案,即Snapdra
关键字:
高通 5G M.2参考设计
骁龙 888 5g 芯片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骁龙 888 5g 芯片!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骁龙 888 5g 芯片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骁龙 888 5g 芯片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