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F是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的简称,是一种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连接而成的多孔晶体材料,包括原始MOF,
MOF复合材料和MOF衍生物。MOF具有多种优异的性质,如高比表面积、可调的孔径、多样的结构和功能、低密度、高稳定性等,因此在气体吸附、分离、催化、传感、药物输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MOF的特点■ MOF是一种自组装的纳米材料,可以通过改变金属离子或有机配体的种类和比例,实现对其结构和功能的精确设计和调控。■
关键字:
MOF 测试
为减缓气候变化的步伐,人类在非化石燃料、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方面取得了进展,并且交通领域的电气化进程也在加速。这些新兴技术几乎都要求使用大功率,对电源的要求更加苛刻。例如,电动汽车(EV)的电池包电压现在动辄超过900
VDC,容量高达95kWh。快充/超充系统更甚,功率轻松突破240kW。氢燃料电池的电池堆是另一项在发展的汽车供电技术,功率能超500kW,电流达到了
1000A。一方面,我们需要摆脱化石燃料,另一方面,全球能耗又在不断攀升。服务器农场就是一个能源需求更高的例子。为了有足够的可再
关键字:
电池包 测试
电池管理系统测试是确保管理可充电电池组的电子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基础。结合电池管理系统架构和电路图等元素,测试解决了从组件功能到系统故障等重要方面。这种细致的方法不仅可以保护电池健康,还可以优化性能,区分电池管理和监控系统,以定制维护并防止不可预见的故障。深入研究测试过程需要了解各种组件,从电池管理系统板和框图到原理图解释和检查协议。每个方面在诊断电池管理系统故障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强大的故障排除策略奠定了基础。通过检查这些组件,本文旨在指导了解电池管理系统测试的细微差别,简化复杂的程序以
关键字:
电池管理系统 测试 BMS
2 月 24 日消息,苹果公司终于在其 iPhone 16e 机型上推出了自研的 5G 调制解调器芯片
C1。这一成果的问世历经多年,早在 2019 年夏天,苹果以约 10 亿美元(当前约 72.55
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英特尔的智能手机调制解调器业务,便为摆脱高通骁龙调制解调器奠定了基础。然而,苹果的 C1
芯片并非完美无缺,其在速度上不及高通的产品,也不支持最快的高频毫米波(mmWave)信号。尽管存在这些局限性,苹果采用自研调制解调器仍能带来显著优势。一方面,自研芯片降低了成本;另一方
关键字:
iPhone 16e 首发 苹果 自研 5G基带 C1 古尔曼称 C2 C3已 测试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测试设备的性能已成为决定产品质量与研发效率的关键因素。艾德克斯荣幸推出全新IT-N6300系列三通道可编程直流电源,专为满足多通道测试需求而设计。该系列包括经济型和高性能版,该系列提供经济型与高性能版,无论是科研、教育还是生产领域,IT-N6300都能在基础测试与高精度测量之间提供高效、精准的解决方案,助力提升工作效率与测试精准度。紧凑设计,灵活输出IT-N6300采用紧凑的标准 ½ 2U机箱设计,支持多种输出模式,包括独立、串联、并联、同步和双极性输出模式,极大提升了测试的灵活性和
关键字:
艾德克斯 IT-N6300 直流电源 测试
电力电子设备中使用的半导体材料正从硅过渡到宽禁带(WBG)半导体,比如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等半导体在更高功率水平下具有卓越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和工业领域中。由于工作电压高,SiC技术正被应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而GaN则主要用作笔记本电脑、移动设备和其他消费设备的快速充电器。本文主要说明的是,但双脉冲测试也可应用于硅器件、MOSFET或IGBT中。为确保这些设备的可靠性,双脉冲测试(DPT)已发展成为一种行业标准技术,用于测量开启、关闭和反向恢复期的一系列重要参数。双脉冲测试系统包括示波
关键字:
202411 宽禁带 FET 测试
作者:是德科技产品营销经理 Bernard Ang产品测试一直都是开发过程中确保产品在功能和性能方面符合市场预期的关键一环。然而,传统的产品测试流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另一方面,现代的新产品设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对运行条件的要求也愈发严苛,如要求低功耗、融合更多的传感器以及添加更多的输入/输出接口等。令人欣慰的是,人工智能(AI)技术正逐渐被运用于现代化的产品测试流程,有望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提高测试的效率、准确性和可扩展性。此篇是德科技署名文章旨在探讨AI技术革新产品测试的潜能,并详细
关键字:
是德科技 AI 测试
无线BMS:为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护航随着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各部件环节开始加快从机械系统向电子系统的转换。以BMS(电池管理系统)领域为例,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对电压、电流、温度的测量来实时监控电池状态信息,分析电池安全性能、优化电池能量控制和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等。目前有线BMS架构采用基于菊花链配置的线束来连接电池组,整体占用空间大,制造工艺繁琐,难以满足电池持续实时监测的需求,且维修难度高。同时,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以及电池安全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无线BMS成为了技术研发和应用的重要方向,取代了
关键字:
电池安全 BMS 测试
财联社7月4日电,韩国媒体NewDaily报道称,三星电子的HBM3e芯片通过了英伟达的产品测试,三星将很快就大规模生产HBM并供应给英伟达一事展开谈判。
关键字:
三星 HBM 芯片 英伟达 测试
传统的TETRA或P25窄带技术已无法满足当今应急响应者对连接的需求。随着任务关键型网络需求的增长,宽带连接成为解决方案。适当的设备和移动网络测试有助于向符合3GPP标准的宽带任务关键型服务(MCX)迁移。在2024年于迪拜举办的“关键通信世界”(CCW 2024)上,罗德与施瓦茨将展示其集成解决方案,确保任务关键型设备、网络和服务的可靠运行。增强执法和保护领域态势感知的解决方案也完善了展出的产品组合。在生命攸关的情况下,可靠的通信对于紧急服务至关重要。虽然语音应用仍是第一响应者的首要任务,但在危机情况和
关键字:
罗德与施瓦茨 关键通信世界 CCW 测试 任务关键型宽带
无线标准不断发展,以紧跟行业的步伐和创新。超宽带(UWB) IEEE 802.15.4z标准的带宽大于500 MHz,频率范围从3.6 GHz覆盖到10.6 GHz。这一点,再加上UWB在资产本地化、无线支付和数字密钥等多种无线应用中的广泛使用,意味着它不仅难以准确测试,且普及程度和复杂性也在与日剧增。可靠的UWB测试解决方案需要具备以下几点:可支持大于500 MHz的带宽 确保从3 GHz到10 GHz的全频率覆盖 支持UWB、WLAN和蓝牙标准共存 兼具精密距
关键字:
NI 无线设备 测试
天线测量解决方案领导者Microwave Vision Group(MVG)近日宣布与欧洲航天局 (ESA) 签订两份合同,位于荷兰的欧洲航天研究和技术中心 (European Space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Centre, ESTEC)将通过MVG天线测量技术为其新型改进射频测试设施Hertz 2.0提供补充。Hertz 2.0将受益于大型多轴定位器,使中型和重型被测设备 (DUT) 能够在任何角度方向上进行高精度测试。MVG 与 DUT 定位器一起为紧缩场(CATR)馈源提
关键字:
欧洲航天局 MVG Hertz 2.0 测试
周末小米汽车的发布,忽然间让几个汽车媒体的各种测试数据成为网络热点,其实类似的测试似乎很早就有,只是这波泼天的流量反而将这些测试数据无限放大到了公众面前。从实际应用角度,这些测试能部分代表车辆的真实性能,只是这种测试的数据却并不一定能分得出车辆整体表现的优劣。 测试的目的本是对部分理论参数进行实际的验证,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这种测试反而变成了拉一踩一的直观手段,笔者旁观这种性能实景测试大抵是从PC处理器当时的性能对比开始,慢慢从一种性能测试逐渐演变成对比测试,只不过当时的情况比较特别,基本上测试就是两家类似产
关键字:
SU7 新能源车 测试
3月27日,美国半导体公司美光(Micron)科技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桑杰·梅赫罗特拉(Sanjay Mehrotra)现身中国西安,出席美光封装和测试新厂房的奠基仪式,该厂房是其去年6月宣布追加43亿元新投资计划的一部分。此外,美光还将在西安工厂投资多个工程实验室,提升产品可靠性认证、监测、故障分析和调试的效率,从而帮助客户加快产品上市时间。美光CEO Sanjay Mehrotra(图片来源:美光)桑杰·梅赫罗特拉现场发表演讲表示,中国是美光开展全球业务的重要市场,2005年至今,美光累计在中国市场投入超
关键字:
美光 西安 封装 测试
3月27日,美光宣布其位于西安的封装和测试新厂房已正式破土动工。资料显示,美光在中国运营版图包括北京、上海、深圳与西安等地。2023年6月美光宣布在西安追加投资43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加建这座新厂房,引入全新产线,制造更广泛的产品解决方案,包括但不限于移动DRAM、NAND及SSD,从而拓展西安工厂现有的DRAM封装和测试能力。新厂房预计将于2025年下半年投产,后续根据市场需求逐步投产。美光表示新厂房落成后,西安工厂总面积将超过13.2万平方米。同时,美光亦在推进收购力成半导体(西安)有限公司(力成西安
关键字:
美光 测试 封装
测试介绍
中文名称:
测试
英文名称:
test
定义1:
对在受控条件下运动的装备,进行其功能和性能的检测。
应用学科:
航空科技(一级学科);航空器维修工程(二级学科)
定义2:
用任何一种可能采取的方法进行的直接实际实验。
应用学科:
通信科技(一级学科);运行、维护与管理(二级学科)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