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智能化转型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如何有效利用创新技术塑造软件定义、可持续、可扩展的车载体验是汽车厂商构筑未来竞争力的关键。英特尔顺应发展趋势,将借助全新的智能座舱整车平台方案和AI增强型软件定义汽车SoC系列,助力中国市场探索设计和制造智能座舱的新方式。英特尔院士、公司副总裁、汽车事业部总经理Jack Weast英特尔整车平台方案领跑软件定义、可持续、可扩展的未来英特尔采用整车平台级方案,汇聚创新的架构基础和成熟的产品技术,帮助客户打造软件定义、可持续、可扩展的汽车。依托英特尔在数据中心领域的丰富经验
- 关键字:
英特尔 智能座舱 软件定义汽车
- 人生没有最优解,我们可以有多种活法,拒绝自我设限。加入本知识星球可以拓展您的圈层,打破您的认知边界,链接到4W+的汽车赛道“局内人”,交换职场信息,打破职场信息差,遇见同行伙伴,共同探索技术交流和职业发展.
- 关键字:
智能座舱
- 时隔四年,2024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北京车展”)重新启动,以十足亮点极大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和期待。智能化无疑是本届车展的热度话题之一。作为赋能汽车智能化的技术创新者,高通携手不断壮大的汽车生态带来最新发布与创新成果,共同开启智慧出行新时代,将“智能化”带到新的高度。今年北京车展参展企业中,约有70家是高通的汽车生态伙伴。北京车展的“智能化”热潮,一大原因是汽车智能化正开启汽车产业变革的下半场。高通不仅提供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的软硬件解决方案,还通过舱驾融合平台推动电子电气架构的演进。北京车展作为重
- 关键字:
北京车展 高通 智能座舱 智能驾驶
- 根据IDC《中国乘用车市场数据追踪报告》,中国乘用车市场配备智能座舱功能的乘用车在新车中的占比稳定提升,至2023年第四季度达到92.5%。随着智能生态建设较为完整的厂商逐步进入汽车市场,以智舱功能为基础的各式用车场景将成为厂商间竞争的重要战场。智能座舱的场景创新将以高端市场为起点,体现为座舱对用户粘性的提升。与此同时,较为基础的座舱功能也在向入门级车型市场不断渗透。2023全年中国乘用车市场配备智能座舱功能的新车总量超过2,000万辆,同比提升10.9%,年增长率超过整体乘用车市场。汽车的消费属性与科技
- 关键字:
智能座舱 IDC
- 在万众期待的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化身科普博主的雷总花了一个半小时讲了小米在电池、电驱、大压铸、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五大领域的探索和成果,又花了一个半小时揭秘了小米首款电动轿车SU7的亮点。三个小时的时间,台下观众忙不迭地检索着自己的知识库,迷失在多项‘第一 唯一 最’的技术指标里。发布会后,坐了三四个小时、看过很多新车发布会的汽车媒体人摸着隐隐发痛的腰眼,回顾雷总在台上的侃侃而谈,突然冒出了一个愧对雷总劳模精神的观点:小米汽车好像没有什么惊喜。唯一有些震撼的是超级电机,三万五千转,有谁比我更会转?但考虑到
- 关键字:
小米 智能座舱 车机
-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汽车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从电动汽车到自动驾驶,再到智能座舱,这些新兴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在这个变革的浪潮中,智能座舱设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将探讨智能座舱设计的最新趋势,以及它们如何引领未来出行的新革命。智能座舱是指通过集成各种先进的信息娱乐、驾驶辅助和安全系统,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和安全的驾乘体验的汽车内部空间。智能座舱的主要功能包括:1. 信息娱乐系统:通过大屏幕、语音识别、手势控制、AR、智能表面等方式,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丰富的多媒
- 关键字:
智能座舱
- 在营销传播方面,小米一直是智能手机行业的标杆,最近,它把这种能力引入了智能电动汽车圈。在去年12月28日的技术发布会一周之前,雷总接受了央视《面对面》栏目的访谈,为小米汽车引流预热,在采访中,雷总吐露了对首款小米汽车的复杂期盼:“特别担心一上来不火,大家都不买;更担心的是如果大家都来买,这一等要等一两年,肯定会被骂惨了”。见惯了大风大浪的雷总在镜头面前,对拿来试水的第一款车表现出矛盾纠结的焦虑,情绪真实、饱满且动人心魄。紧接着,雷总发挥劳模精神,开了一场长达三个小时的发布会,会后不久,吃瓜群众就见识到了小
- 关键字:
小米 华为 鸿蒙 智能座舱 新能源汽车
- 一个足够聪明的汽车座舱,在你靠近的时候,就能够识别到你。一系列预设的欢迎仪式便开始上演。车门自动解锁,车内灯光调整到预设的「欢迎模式」,甚至音乐也会自动播放。这一切都让车主感受到座舱的智能化和人性化。如今的汽车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它已经演变成一个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智能出行伙伴,更像是一个贴心的管家,为人们提供各种便利和舒适的服务。在众多汽车品牌中,特斯拉 Model 3、小鹏 P5、理想 One、问界 M5 和蔚来 ET7 以及刚刚发布的小米 SU7 是备受关注的六款主流车型,它们各具特色,代
- 关键字:
智能座舱
- 在上周刚刚结束的CES 2024上,延锋发布创新声流座舱CYMATICX™,突破内饰空间的物理产品,带来身临其境的座舱音频体验。CYMATICX™基于延锋全新自研的苍穹声音域控制器平台,融合了SONIX声随动算法、HOLOSOUND™沉浸式音频、体感增强声、特种柔性薄膜换能器等全新声音技术。过去几年是智能座舱蓬勃发展的几年,也是座舱音频行业的井喷期。延锋早在2019年便开始了对座舱音频领域的探索,实现了座舱音响产品线从无到有的成功孵化。延锋与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ADI也早在2019年便建立了紧密
- 关键字:
智能座舱 座舱音频 延锋 数字功放
- 1月9日,CES 2024在拉斯维加斯盛大开幕,本届消费电子展,高通携手百余家合作伙伴展示了包括汽车、XR、物联网、移动计算等多个领域的创新成果。在汽车领域,已有超过3.5亿辆汽车采用了骁龙数字底盘解决方案。在中国,高通正携手不断扩展的汽车“朋友圈”,利用AI技术推动汽车智能化变革:骁龙数字底盘自2021年起已支持40多家中国汽车品牌推出超100款车型;多代骁龙座舱平台持续赋能中国汽车厂商刷新座舱性能与体验的“天花板”;Snapdragon Ride平台正支持中国合作伙伴加速迈向自动驾驶的未来。 
- 关键字:
CES 2024 高通中国 舱驾融合 智能座舱
- 12月26日消息,日前,四维图新公告,子公司杰发科技收到某国际知名电子厂商发出的定点通知,杰发科技将为国际知名电子厂商提供杰发科技全新一代智能座舱芯片AC8025。杰发科技的具体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取决于国际知名电子厂商的产品销量。公开信息显示,AC8025是四维图新第二代智能座舱芯片,是面向中高阶舱驾融合趋势而研制,可提供专业的智能座舱芯片辅助舱驾融合方案,具有更强大的算力(8+2 CPU组合60K+DMIPS),更灵活的显示输出能力,可最大支持车内7屏显示及长条屏高清超大屏显示。同时内置高性能NPU,可
- 关键字:
智能座舱 汽车电子 芯片
- 将时间拨回到两年前,以智能技术作为攻入智能电动汽车领域杀手锏的华为汽车还没有打磨出能够支持高速领航辅助的智能驾驶系统,于是乎,华为只能将发力的重点放在了智能座舱上面。不过,面对御三家蔚小理这三个智能座舱的标杆,怎么在用户体验上开风气之先,还没有在汽车领域打开局面的华为,急需拿出一个让人惊叹连连的答案。随着问界M5的正式发布,华为向世界公开了新一代智能座舱的标杆性的体验-车手互联。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总结一下鸿蒙车机与蔚小理车机在用户体验上的根本差别,可以借用智能驾驶分为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智能两条技术路线
- 关键字:
新能源汽车 电动汽车 智能座舱 华为 问界M5
- 在“李想很热心地教网友做CEO,网友很热心地教李斌做CEO”的那段日子里,厂长分享过一段致敬华为的心路历程。其核心观点为空间布局不合理、智能化存在硬伤(只有锦上添花的智能座舱,没有可以影响用户购买决策的智能驾驶)的问界M7把马上就要因升级换代为理想L8而停产的理想ONE打残了,睡不着觉的厂长带着理想汽车的高管团队痛定思痛,致敬华为,学习华为,最后,果断停产硬件平台落后的理想ONE,提前推出空间布局更合理、智能驾驶更出色的理想L8打败了华为。图片来源:李想微博厂长那段时间能不能睡着觉我们无从而知,不过,作为
- 关键字:
理想汽车 问界新M7 华为 智能座舱
-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全球汽车产业链面临诸多挑战。脱钩断链、汽车芯片短缺等问题给汽车工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这个背景下,中国汽车行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了局部国际领先。然随着汽车工业的全球化,汽车产业循环、重塑、自主可控迫在眉睫。然而,在中国,一股新兴的力量正在崛起,引领着中国汽车芯片产业的发展,其中就有芯擎科技的一份力量。芯擎科技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汽车芯片产业的发展,他们深知,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突破,才能实现中国汽车芯片产业的崛起。作为国内唯一实现7纳米车规级芯片量产的厂商,芯擎科技已将“
- 关键字:
芯擎科技 汽车SoC 智能座舱
- 2023年12月15日,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与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擎科技)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与此同时,双方联合筹建的“汽车SoC芯片前瞻验证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北京市科委、双新中心、自驾办、亦庄国投领导,国创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续超前,国创中心主任、总经理原诚寅与芯擎科技创始人、董事兼CEO汪凯博士等出席了签约和揭牌仪式,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合作双方将依托国创中心在芯片可靠性评测、功能安全和应用评测等方面的实力,以及芯擎科技在车规级芯片
- 关键字:
芯擎科技 汽车SoC 汽车芯片 智能座舱
智能座舱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智能座舱!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智能座舱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智能座舱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