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商机   下载  拆解   高校  招聘   杂志  会展  EETV  百科   问答  电路图  工程师手册   Datasheet  100例   活动中心  E周刊阅读   样片申请
EEPW首页 >> 主题列表 >> 人形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 文章 进入人形机器人技术社区

小鹏 AI 机器人 Iron 亮相:身高 178cm,拥有 62 个主动自由度

  • 、11 月 6 日消息,在今日的 2024 小鹏 AI 科技日活动中,小鹏 AI 机器人 Iron 正式亮相。小鹏 Iron 采用仿人结构设计,身高 178cm,体重 70kg,拥有 62 个主动自由度。该机器人搭载小鹏 AI 鹰眼视觉系统,支持小鹏 AI 端到端大模型 + 强化学习,号称给机器人“自主 + 自然行走”的双足。
  • 关键字: 小鹏  AI  人形机器人  

国内唯一“最强大脑”超轻量级人形机器人发布

  • 据“成都发布”公众号消息,10月28日,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成都科创生态岛全国首发成都造人形机器人“贡嘎一号”(Konka-1),实现成都造人形机器人零的突破,吹响了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据悉,“贡嘎一号”(Konka-1)作为首台植入创新中心“最强大脑”的全栈自研机器人整机,能快速理解任务意图→自主观察环境→推理任务流程→生成任务流→自主控制肢体→准确完成任务,是一台能真正实现像人一样独立思考、推理和执行复杂任务的有聪明大脑的人形机器人整机。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一直坚持以人形机器
  • 关键字: 贡嘎一号  人形机器人  

国内首台超轻量级人形机器人,“成都造”贡嘎一号(Konka-1)发布

  •  10 月 28 日消息,据“成都发布”公众号今日消息,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成都科创生态岛全国首发成都造人形机器人“贡嘎一号”(Konka-1),实现成都造人形机器人零的突破。该产品号称目前是“国内唯一、全球唯三”拥有人形机器人“最强大脑”的超轻量级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据介绍,“贡嘎一号”(Konka-1)作为首台植入创新中心“最强大脑”的全栈自研机器人整机,能快速理解任务意图 → 自主观察环境 → 推理任务流程 → 生成任务流 → 自主控制肢体 → 准确完成任务,是一台能“真正实现像人一样
  • 关键字: 人形机器人  贡嘎一号  

波士顿动力等人形机大佬激励年轻人,探讨技术方向

  • 8 月24 日,“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进入第三天,在下午的主论坛上,有“为人形机器人发展提供新‘动力’”的对话环节,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教boy授Alois C. Knoll主持,AI研究所执行主任、波士顿动力公司创始人Marc Raibert(马克·雷伯特)与来自本土的四家企业老总参与了讨论。这四位国内领军企业的老总是: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星动纪元创始人、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陈建宇,宇树创始人、CEO兼CTO王兴兴,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北大银河通用具身
  • 关键字: 202410  波士顿动力  人形机  人形机器人  

波士顿动力等中外大咖谈“人形机器人”的应用、伦理与市场

  • 8月24日,“2024 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进入第三天,在下午的主论坛上,有“为人形机器人发展提供新‘动力’”的对话环节,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Alois C. Knoll主持,AI研究所执行主任、波士顿动力公司创始人Marc Raibert(马克·雷伯特)与来自本土的四家企业老总参与了讨论。四位国内领军企业的老总是: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星动纪元创始人、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陈建宇,宇树创始人、CEO兼CTO王兴兴,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北大银河通用具身智能联合实
  • 关键字: 202410  波士顿动力  人形机器人  

波士顿动力等中外专家探讨“人形机器人”的过去与未来

  • 8 月24 日,“2024 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进入第三天,在下午的主论坛上,举办了“为人形机器人发展提供新‘动力’”的对话环节,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Alois C. Knoll主持,AI研究所执行主任、波士顿动力公司创始人Marc Raibert(马克·雷伯特)与来自本土的四家企业老总参与了讨论。图1四位国内领军企业的老总是: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星动纪元创始人、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陈建宇,宇树创始人、CEO兼CTO王兴兴,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北大银河通用具
  • 关键字: 202410  波士顿动力  人形机器人  人形机  

全球首次!比亚迪工厂启用人形机器人 搬箱子画面公布

  • 10月16日消息,近日,优必选正式发布了全新一代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并已成功进入比亚迪汽车工厂进行实训。这款人形机器人在尺寸上与真人相当,身高为172cm,体重为76kg,具备负载15kg行走的能力。Walker S1的头部配备了双耳鱼眼相机,拥有3D立体视觉功能。同时,其自研一体化关节最大扭矩可达250N.m,而仿人灵巧手则装备了6个阵列式触觉压力传感器,使其操作更加精准灵活。此次,Walker S1与L4级无人物流车、无人叉车、工业移动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管理系统协同作业,这也是全球范围内首
  • 关键字: 比亚迪  人形机器人  工厂  

人形机器人的学者企业家对未来几年的预测

  • 在符合伦理的情况下,对人形机器人未来的1 年、3 年、5 年的预测是什么?在8 月24 日的“探索人形机器人新纪元:创新、挑战与机遇”论坛上,主持人张建伟(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德国汉堡大学教授)向嘉宾提问道。2 位来自学术界的教授兼创业者,及7 家参展商的创始人/CEO 进行了探讨。1   首先要智能向善,当前用在科研和展馆智昌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复旦大学教授甘中学赞同主持人张建伟的第一句话,首先要符合伦理。因为除了要研究通用AI 智能设备,现在就应该研究机器人的智
  • 关键字: 202409  人形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实现批量应用的瓶颈技术是什么

  • 为了实现稍微批量一点儿的人形机器人,例如上千台、上万台的应用,真正能够创造价值,而不是给人看的应用,其瓶颈技术在哪里?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德国汉堡大学教授张建伟发问道。在8 月24 日“探索人形机器人新纪元:创新、挑战与机遇”论坛之前,已有几位中外专家提到了具身智能的数据、能源、材料、关键零部件等问题。那么,从各厂商的具体实践角度,还有哪些瓶颈技术问题?有哪些突破的建议?1   已“能跑会跳”,还需“心灵手巧”智昌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复旦大学教授甘中学指出,现在把人
  • 关键字: 202409  人形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产业:如何使产学研更有效地合作?

  • 在8 月24 日的“探索人形机器人新纪元:创新、挑战与机遇”的论坛上,主持人张建伟(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德国汉堡大学教授)称,在众多嘉宾的讨论中,可见人形机器人非常复杂,有很多瓶颈,从材料到能源,从驱动密度到感知精度,再到智能等。但是怎么解决?怎么突破?现在的人形机器人还需要很大的研发投入,即使按照现在的特斯拉等公司的方案,把它做便宜、做稳定了,也是不可能批量销售的。今后如何让现有的人形机器人公司获得不断的技术源泉?靠各家企业自己的研发肯定是远远不够,那么,如何使产学研更有效地合作?目
  • 关键字: 202409  人形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企业:该如何凸显优势,又能协同合作

  • 在本届“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有27 个人形机器人的展示。今年以来,全世界估计有几百亿美元投资到人形机器人方面。据统计,现在全球已有100 多家稍微有点规模的人形机器人公司。主持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德国汉堡大学教授张建伟院士发问道:在这种群雄共争的态势下,我们如何把自己的独特技术突出出来,又如何进行合作,以避免重复开发,实现协同发展?
  • 关键字: 202409  人形机器人  

专题:“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圆桌论坛

  • 编者按:“人形机器人可能是人类的最后一个梦:把我们自己复制出来,理解我们的认知和行为,和我们交互。然后有巨大的应用场景。”在“2024 世界机器人大会”的企业家论坛上,主持人张建伟院士指出:“这个目标设得很高。产业链伙伴只有协同合作,长期坚持,才能在这个赛道上可持续地做下去。真可谓:深雪长道,风景无限。”那么,如何突出自身的优势,并强强合作呢?在8 月24 日的“探索人形机器人新纪元:创新、挑战与机遇”的论坛上,张建伟院士主持了会议,2 位学术界专家兼创业者,以及7 位在展会有展示的创始人/CEO 参与了
  • 关键字: 202409  人形机器人  

全球人形机器人约38%供应链企业在中国

  • 据央视网报道,工信部、科技部等七部门在2024年发布的未来产业十大标志性产品中,第一个就是人形机器人。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国家和地方多个层面都在整合资源和加紧布局。报道称,粤港澳大湾区是目前世界人形机器人供应链的重要集聚区。据统计,全球人形机器人约38%的供应链企业在中国,而中国约57%的供应链企业就在大湾区。在北京亦庄,已有二十多个以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为特色的产业园区,同时,目标规模100亿元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已经成立。此外,目前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四川等地都成立了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
  • 关键字: 人形机器人  供应链  

人形工业机器人的现状与未来:我们为什么要发展人形工业机器人?

  • 前言   在二十年前的2004年,有一部科幻电影悄然上映,电影中的时间被设定在了2035年的芝加哥,那时机器人已经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们在家庭、工作和公共场合中执行各种任务。主角是警察侦探德尔·斯普纳(由威尔·史密斯饰演),他对机器人持有强烈的怀疑态度,这在到处都是机器人的社会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斯普纳被分配去调查一起看似普通的自杀案,死者是机器人制造巨头USR公司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兰宁博士。然而,斯普纳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兰宁博士的死并不简单,他怀疑是一台机器人违反
  • 关键字: 工业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  人工智能  

2024,人形机器人的突破之年

  • 2027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超过 1 万台。
  • 关键字: 人形机器人  
共79条 4/6 |‹ « 1 2 3 4 5 6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