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避开源CPU侵权风险 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许可证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9199.htm开源CPU主要以许可证的形式约定许可人及被许可人的权利和义务。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分析,当前主流的开源许可证都符合合同的要件,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虽然开源软件许可证最初是为开源软件而设计的,但由于其条文具有普遍适用性也被开源CPU采用。当前绝大部分开源CPU都是基于开源软件领域最负盛名的GNUGPL或GNULGPL许可证并以硬件描述语言代码形式发布的。例如,Sun开源的UltraSPARCT1CPU采用GPL授权,LEON系列CPU、OpenRISC1200采用LGPL授权。除了现有的开源软件许可证之外,许多新的许可证也已被提出,例如,TAPR开源硬件许可证和Balloon开源硬件许可证等。为了促进向公众开放源代码,并促进开放源代码的传播和再发布,许可证中有一系列关于知识产权的条款,例如GPL和LGPL中的关于著作权和专利权的约定。
当前主要的几种开源许可证有许多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被许可人接受本许可证获得源代码之后,有再发布源代码的义务。
(2)“不担保”(即NoWarranty)条款。由于源代码可以在遵循许可证的条件下被自由使用,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对源代码没有担保。
(3)关于修改、复制和再发布的条款。在保证发布人权利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向社会开放源代码。不同的许可证对授予被许可人的各项具体权利的约定略有差异。
开源CPU的知识产权分析
下面结合开源CPU所采用的许可证,从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三个方面分析开源CPU的知识产权。
1.著作权分析
CPU的源代码是受著作权保护的客体。开源CPU必须公开源代码,使用者只要遵守许可证的约定,就可以自由地对原设计进行修改和再发布,但并不意味着开源CPU是公有设计(公有设计是指进入公共领域,而且权利已经无效)。开源CPU的源代码受著作权保护,这在许多开源许可证中都有明确的约定。例如,在GPL许可证中规定承认开放源代码的著作权,在复制、发布、修改他人的源代码时必须尊重著作权人的权利,例如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和修改之处等。开源CPU利用著作权制度促进开放CPU源代码。
开源CPU的著作权侵权问题一般不会发生在开源CPU之间,而主要发生在开源CPU与专有CPU之间。由于开源CPU的开发人员参与形式复杂,所以可能会在开源CPU的开发和修改中加入专有CPU的代码,导致著作权侵权的风险。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开源CPU的开源属性,源代码会被众多开发者使用,不仅原始开源CPU会有侵权风险,其演绎作品也会有侵权风险,甚至开源CPU的最终用户也会面临侵权风险。
因此,在开源CPU的开发和传播过程中要避免加入专有CPU的代码。在传播过程中,也要尊重参与该CPU开发或修改的其他著作权人的权利,从而避免著作权侵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