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产业兴起厂商掘金终端应用市场
对此,中国银联产品创新部副总经理徐继耀表示,移动支付产业需要各方合作共同推进,中国银联将与电信运营商、解决方案提供商、增值服务提供商分工合作,实现移动支付产业的全面发展。他表示,中国银联将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为此,银联一方面做好银行卡的升级改造,同时推动IC卡的普及,改造用户的受理环境,实现IC卡的普遍受理,为移动支付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对于移动运营商而言,一方面需要其为移动支付提供数据接入服务,另外一方面也需要向庞大的用户群提供移动支付业务,推出更多的产品。此外,还需要增值服务提供商与内容提供商共同提供具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7070.htm终端安全更需关注
随着中国3G市场的兴起,传统互联网的多种应用也向移动互联网转移,而高速的移动互联网环境和开放的系统平台,也使得手机安全问题日益浮出水面,整个市场都嗅出了手机安全领域风雨欲来的味道。从各大安全厂商的反应来看,传统安全厂商如瑞星、卡巴斯基,以及新锐专业手机安全厂商网秦等公司,都纷纷推出各自的手机安全产品,发力手机安全市场。而3G网络下,手机等终端产品究竟存在哪些安全隐患?用户又该如何应对?
对此,北京网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卢竞日前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手机的安全风险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在更多开放的手机平台上,用户将有更多的应用下载和安装;第二,有更多的手机用户通过手机访问互联网。他表示,其实是移动互联网的开放性造成了安全的风险,开放的手机平台带来了更多、更丰富的应用软件,更多的互联网连接行为可以使内容传播变为可能,而随着内容的丰富和网络带宽的增加,恶意软件和病毒的问题也就浮现出来了。
卢竞认为,互联网的安全是靠网关和用户PC端的安全软件共同来解决,与之相类似,未来的手机安全也需要网络端和手机端配合来完成。许多病毒和恶意软件是来自线下的软件安装或者通过红外、蓝牙、存储卡、PC等非运营商网关的途径传播,有的恶意软件不会传播,只造成用户本身手机功能失效或存贮内容受破坏,而另一类病毒或恶意软件则可以通过网络复制传播,在手机端安装相应的安全软件才可以实现全方位的防护。他认为,随着3G产业的发展,恶意软件、间谍软件、流氓软件以及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垃圾邮件等都将威胁人们的终端设备安全。如今,手机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人们新的信息中心和隐私中心,如何实现个人隐私保护也正在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