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业界动态 > 新能源产业有望成经济新增长点

新能源产业有望成经济新增长点

作者: 时间:2009-07-06 来源: 收藏

除了以上三个理由,产业的崛起将引起电力、IT、建筑业、汽车业、新材料行业、通讯行业等多个产业的重大变革和深度裂变,并催生出一系列新兴产业;此外,在领域,目前主要大国之间差距不大,我国应大力发展,以便在未来新的国际格局之中获得相对有利的位势,并为提升我国在下一轮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奠定基础。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5931.htm

三、我国能源产业发展提速

1、加快能源产业发展的背景

受次贷危机冲击,2008年下半年我国能源产业形势急转直下,企业经营陷入严重困境。金融危机虽然对中国能源行业带来了严峻挑战,也为能源结构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时间窗口。初步分析,理由有三:世界经济景气的下降为我国引进先进能源技术和装备创造了比以往更为有利的条件;国内宏观经济景气的下降为理顺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提供了空间;国内能源行业景气的下降导致传统能源产业利润率下降,市场主体盲目扩张的动能减弱,行业重组、升级空间增大。能源结构调整受到的利益阻力基本消除,增量发展市场动能与政策导向趋同,存量调整也比较容易实现。

2、加快能源产业发展的目的

一是跟踪世界新一轮新能源发展方向,提高未来我国能源产业的国际位势。发展低碳经济、加大新能源政策支持力度对发达国家而言,不仅仅是长期能源战略,同时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增长点。对中国而言,目前拉动经济增长的重任很难落到能源头上,但促进新能源、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是加大新能源投资,为刺激内需做贡献。为应对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国家能源局为贯彻中央扩大内需的决策部署,迅速核准和开工建设一批影响重大的新能源项目。目前已经核准福建福清、浙江方家山、广东阳江三个核电站,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江苏溧阳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项目。

三是立足长远,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能源保障。加大对“短板型”、“欠账型”、“调整型”能源基础设施投入,增强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要对优化能源结构意义重大、带动效应明显的核电项目、风电项目和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关系全局和战略安全的煤、电、油、气跨区域输送通道建设,石油、天然铀等战略物资储备设施建设,以及农村电网、城市电网和城市油气配套管网,加大投资力度。

四是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减轻环境压力。长期以来,以煤炭为主导的中国能源结构给中国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随着石油、煤炭价格上升和环境压力的增加,发展新能源无疑是优化当前能源结构的重要途径。能源政策调整将加快各种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实现能源利用多元化。同时,火电落后产能的淘汰步伐也在加快,直接有利于国家节能目标的实现,缓解环境、气候压力。

3、能源产业发展主要内容

下一阶段我国能源政策的最大变化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加大结构调整”。首先是加快发展核电,其次是要大力发展风电和可再生能源。正因为如此,国内能源政策的结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体现在电力结构的调整上。各电力品种发展战略定位发生了变化。(见表二)



关键词: 新能源 太阳能 光伏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