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发布我国3月电子信息产业进出口情况
主要进口产品中,处理器及控制器、液晶显示板、集成电路分列进口排名的前三位。进口累计金额分别达到130.2亿美元、54.57亿美元和42.09亿美元,同比增幅分别为-31.8%、-53.3%和-12.2%,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4254.htm表2 2009年3月进口额前5位的电子信息产品情况
序号 |
产品名称 |
进口额(亿美元) |
同期增长 |
1 |
处理器及控制器 |
130.20 |
-31.8% |
2 |
液晶显示板 |
54.57 |
-53.3% |
3 |
其他集成电路 |
42.09 |
-12.2% |
4 |
存储器 |
37.02 |
-28.4% |
5 |
硬盘驱动器 |
20.56 |
-25.0% |
6 |
印刷电路 |
16.03 |
-37.8% |
7 |
光盘驱动器 |
6.13 |
-36.0% |
8 |
放大器 |
6.02 |
-27.3% |
9 |
闪速存储器 |
4.22 |
-27.8% |
10 |
手机 |
4.15 |
-5.5% |
三、贸易方式结构
加工贸易进出口增幅下降,其中来料加工占比下降明显,一般贸易占比继续提升。与去年同期相比,电子信息产品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速下降,一般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继续上升。累计至3月,进料加工贸易出口616.05亿美元,同比下降24.15%,占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总额的70.65%;一般贸易出口额为122.23亿美元,同比下降20.32%,占出口比重达到14.02%。来料加工贸易出口91.05亿美元,同比下降38.53%,占比10.44 %。
四、经济类型结构
经济类型企业出口增速同比负增长,其中其他企业经济类型同比增长84.1%。3月,外商独资企业累计出口572.97亿美元,同比下降24.6%,占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总额的65.7%;中外合资企业出口148.09亿美元,同比下降26.4%;国有企业出口59.22亿美元,同比下降31.3% ;私营企业出口55.74亿美元,同比下降15.5%。
五、国别和地区结构
中国香港、美国、日本分别位居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市场的前三位;复进口列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口来源地第一位,韩国、中国台湾省、日本等居进口来源地前列。
3月,我国向香港地区出口电子信息产品累计205.69亿美元,同比下降26.59%;向美国出口175.38亿美元,同比下降16.28%;对日本出口63.82亿美元,同比下降22.39%。
累计出口排在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电子信息产品总额达到643.98亿美元,占全部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的73.85%。排在第四到第十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韩国、德国、荷兰、新加坡、中国台湾省、印度、英国。
3月,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复进口128.41亿美元,同比下降17.2%;自韩国进口93.52亿美元,同比下降29.21%;自我国台湾省进口81.43亿美元,同比下降46.39%。
进口排在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总额累计达到238.3、397.39亿美元,占全部电子信息产品进口额的69.83%。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韩国、中国台湾省、日本、马来西亚、美国、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德国、中国香港。
六、进出口区域结构
东部沿海的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仍是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基地,产业集群效应明显,进出口均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
3月,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前五位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361.09亿美元,同比下降22.53%;江苏省187.37亿美元,同比下降29.15%;上海市137.90亿美元,同比下降23.81%;北京市37.94亿美元,同比下降20.27%;山东省28.93亿美元,同比下降22.17%。上述五个省市合计占全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总额的86.3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