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元件/连接器 > 编辑观点 > “山寨科技” 该培育还是该扼杀?

“山寨科技” 该培育还是该扼杀?

作者: 时间:2009-03-24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收藏

  山寨液晶电视就是刘莅所说的新的“山寨科技”产品之一。2008年8月中旬,经过10天的公示,广东省信息产业厅官方网站挂出的“关于广东省发展平板显示产业财政扶持资金项目公示的通知”进入了正式实施阶段。其中包括液晶电视集成制造、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商用及配套设备三大类别的财政补贴项目共计31个,每个项目将获得2000万元补贴。值得注意的是,享受补贴的深圳乐新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和广州市东门子电业制造有限公司都曾被看作是山寨液晶电视的代表企业。据统计,有14家处在山寨平板链条上的企业获得了共计2.8亿元的补贴。对此,创维集团有关人士认为,对中小型液晶面板生产企业的技术补贴,其实是为了“招安”这些山寨企业,使其整机制造水平能达标,而这也为创维、TCL等向这些企业释放OEM订单创造了条件。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2739.htm

  今年2月,商务部启动的家电下乡第三波——“电脑下乡”招标备受业内关注。令人意外的是,招标现场除了联想、戴尔、惠普和方正等知名品牌外,还有许多闻所未闻的PC品牌出席。“简直就像山寨电脑厂商集会,他们的产品价格也低得离谱。”相关人士介绍,在此次招标中出现的一款搭配液晶显示器的台式机价格在1900元上下,厂商似乎毫无利润可赚,堪称“史上最廉价台式机”。

  “政府对山寨产品及相关产业进行战略性引导正当其时,家电下乡可以为山寨产业带来机遇。”乐正认为,“山寨科技”产品跻身“下乡”大军,有助于山寨产业克服创新技术、资金拓展和自有品牌缺失的三大难题,这也是它们实现升级转型的三大障碍。假如政府可以帮一批有含金量的“山寨科技”产品拿到“准生证”,引导山寨产业加大创新力度,鼓励他们继续增加附加功能的创新含量和申报发明专利,并择优选择一批初步具备创新能力和经营规模、拥有较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山寨企业,让他们享受政府的资金扶持政策,将使“山寨科技”惠及更多百姓。

  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下,高新技术产业的抗风险能力被国际各界人士看好。在我国强调自主创新的大环境中,“山寨科技”的存在已经成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接受“招安”是否是“山寨科技”产品的理想归宿?这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开动脑筋为其“把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 联发科 MTK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