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圈电机伺服驱动器与运动机构设计
3 音圈电机的控制策略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84997.htm“控制”可以定义为一个系统中一个或多个输出量产生影响的结果,其特征是开环作用路径,即控制链路。“调节”是在一个系统中,对被调节量连续不断地进行检测,与基准量进行比较,并从与基准量平衡补偿的意义上对该被调量产生影响的过程,其特征是闭环作用路径,即调节回路。音圈电机伺服控制采用两闭环控制,内环为速度流环,外环为位置环。如图5所示。
3.1 音圈电机速度环
驱动器速度环以位置为调整目标,时刻检测音圈电机的位置信息,进而调整速度。因为现实中电机准确定位,用固定占空比控制会导致电机速度随着负载的变化而变化。选用MicroE公司的光栅尺作为反馈回路的反馈传感器。MicroEMTE系列微型读数头,增强型的分辨率0.5μm,标准型的分辨率为1μm。对速度反馈量做PID算法占空比可以实现速度闭环。如图6。
3.2 音圈电机电流环
电流闭环模式下驱动器以转矩为调整目标,使得电机能以最大转矩转动。电流环的作用主要是2个,一是启动过程的加速,二是对电机最大工作电流的保护。
4 实验结果分析
4.1 开环测试
音圈电机在开环控制下,输入阶跃信号,输出跟随的能力如图7。
在开环控制下,音圈电机超调量为20%,响应速度慢,所以无法满足系统的控制精度的要求,所以考虑用闭环控制。
4.2 闭环测试
音圈电机在做高速时的速度曲线和位置曲线如图8。
在闭环控制下,音圈电机的速度为200mm/s,加速度为5m/s2,位移量为8000个counts。位置超调量<10counts,整定时间5ms时,稳态误差:土4 counts,整定时间10ms时,稳态误差:土1 count。如图9。
5 结论
本文采用STM32F103VCT6作为控制器,运用PID算法对音圈电机位置进行了精确控制,最大电流为3A,稳态调整误差为土1 count,最大速度:6m/s,最大加速度5g。最终实现了音圈电机的高加速、高速度、高响应等特性。
参考文献:
[1] 李晓秀.微机直流伺服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04
[2] 姜树杰.直流调速系统智能控制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5
[3] 吴红星.电动机驱动与控制专用集成电路应用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4] Bimal K.Bose.technology trends in microcomputer control of eleetrical maehines.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etronies,vol35,NO.1 Februar 1988:160-177
[5] Dong Hwa Kim, Jin lll Park.Intelligent PID Control by Immune Algorithms Based Fuzzy Rule Auto-Tuning.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2003,(2715):474-482
[6] 陈中,李先锋.基于 Matlab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J].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22(3).40-43
[7]喻金钱,喻斌.STM32F系列ARM Cortex-M3核微控制器开发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8]来清民,来俊鹏.ARM Cortex-M3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典型实例-LM3S811[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3
[9]何希才,姜余祥.电动机控制电路应用实例.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112-152
[10] LMD18200 Datasheer [Z].National Semicon doctor1999
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期刊《电子产品世界》2016年第1期第65页,欢迎您写论文时引用,并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