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业界动态 > 收获全球市场:解读中兴海外发展战略

收获全球市场:解读中兴海外发展战略

作者: 时间:2015-04-14 来源:钛媒体 收藏

  3、欧洲市场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72490.htm

  在欧洲市场也在寻求突破,例如土耳其,根据土耳其政府报告显示,Blade Vec 手机排名土耳其手机销量第1名。

  支撑着在全球市场获得成绩的就是一套支撑全球市场的运营架构,包括在全球共建立了19个生产基地,具备对接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30个运营商、300家渠道商的销售网络以及在法国、瑞典、加拿大等国家及中国本土建立的18个研发中心,在印度、上海、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设立了6个ID设计中心。

  这些实力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建立起来,如果想大规模突破国际市场,成为彻底的全球化厂商,需要的是综合能力。

  当初,手机只是中兴为了销售网络设备,打开运营商大门的敲门砖,不仅仅是中兴,华为面临的情况也是一样。但是今天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通往下一步M-ICT的重要业务方向,在中兴而立之年,中兴通讯总裁史立荣为ICT加上了M,其中一层意思就是mobile,足见其对这块业务的重视。

  而跟着设备实现了全球化的中兴手机,能否如同设备一样两头开花。墙里开花墙外香绝对不是中兴最理想的状态。

  全球+为国内市场带来的时间窗口

  如果说联想PC坐稳全球第一为其手机换来了发展的时间窗口,那么中兴在全球的布局以及今天所取得的成效,就为中兴终端在国内的竞争换取了宝贵的时间窗口。

  事实上,中兴终端中国区的成绩并不能说不好,在产品方面改革一年的时间就推出了单品销量上100万部的星星1号,并且第二代产品一上市就突破30万销量;在渠道方面,开拓了天猫、京东、苏宁等电商渠道;也拿出了智能手表、funbox家用娱乐主机这些智能硬件产品。

  但是这是个强者入林的市场,仅仅做到这样还无法跻身第一阵营。以中兴的体量,必须要往上冲。

  在担任中兴终端CEO之前,曾学忠是中兴主管第三营销事业部的副总裁,该事业部下辖国内所有地区办事处,曾学忠是同级别中最年轻的高管。虽然调任终端CEO是升官,被放在必须冲上去的时间节点上,他其实是临危受命。每个被放到这个位子上的人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都巨大,同样,一旦成功也是里程碑式的。

  能走出砍掉产品这一步,曾学忠已是有了足够的魄力,但是新的产品能否扛起大旗?主打语音的星星系列有脱颖而出的势头,主打安全的Grand(天机系列)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与努比亚联合推出的性价比机型红牛也可以称得上是叫好叫座。但是依然缺乏一款引爆之作。华为的Mate7也是到Mate系列的第三代产品才大红大紫。在这一机可以定生死的时代里,也许就是这么一款产品就能够带领整个品牌迈上一个台阶。当然,这需要积累:产品系列的传承、品牌势能的逐步积累以及一个可遇不可求的市场机会。Mate7的成功有必然,就是前面所提到的产品积累,但是也有偶然,那就是卡在了三星Note新品缺位、国内消费者也审美疲劳的时间点上,断货也是由于对市场预估不足造成的,而伴随着断货其口碑反而快速传开,再加上华为在广告上的快速跟进,令Mate7火速红遍大江南北。

  中兴哪个系列具备冠军相现在还很难观察,至于可遇不可求的机会,也许是语音操控被引爆也许是某个突发事件引发的关于安全的重视。中兴终端也唯有调整好姿势等风来了。

  除此之外不得不提的就是努比亚,努比亚目前的发展态势良好,在单反拍照性能这个卖点上,创出了自己的一条路。但是在规模上要想更进一步,还需要母公司倾注更多的资源。随着发展互联网品牌要去线下,原来的品牌也需要电商,那么渠道重叠等情况下如何平衡?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需要大规模开拓市场的时候究竟选择那一边投入?所有拥有子品牌的手机厂商随后都要面临这个问题,华为在今年年初已经明确了态度,荣耀再度回归华为终端。金立的IUNI没能达到预期的被出售,一加走上彻底OPPO母体的道路。努比亚要走向何方?当一场互联网品牌实验变成一个不确定因素时,那么决策者所面临的风险是巨大的。

  在这个瞬息万变,一切可能都会发生的环境里,已经提出“敢不同”品牌口号的中兴手机,依然有机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 中兴 4G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