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D牌照下发 中国电信更尴尬:电信三大困局解读
三大运营商对互联网业务的态度并不一致。中国移动选择了以自己的力量反攻移动互联网厂商的跨界竞争,中国联通选择完全管道化,不做互联网业务;中国电信则以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契机,希望引入外部资本,栽培一批有可能成功的子公司。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71198.htm翼支付CEO高宏亮曾向笔者举例,翼支付可以让金融行业资本入股,既可以做线下近场支付,还可以利用中国电信的政企资源做中小企业小额贷款。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用户话费中的沉淀资金做小额理财业务。
中国电信的这种聚焦合资公司的互联网业务整合价值有多大,目前仍需要观察,理论上中国电信和外部资本分别向合资公司注入优势资源,可以打通双方优势,但2014年中国电信和网易联合推出的“易信”的失败则表明这两家公司基因不同,很难打通。其他业务能够出现成功的案例,翼支付已经开始成型,但最终能走到哪一步,取决于诸多因素。
如果中国电信的移动互联网业务中不能出现一两个细分领域中的老大或前三,显然无法证明这样的改革是成功的。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电信马上就要完蛋了。事实上,由于电信市场的融合开放趋势,中国电信的外部生存环境日渐好转。
在终端市场,全制式全频段的全网通手机的流行大大降低了中国电信在3G时代面对的终端壁垒。统计数据预测,2015年4G终端整体的市场规模是2.9亿部,其中全网通手机将占到37%。
中国电信得到的3G牌照是CDMA2000制式牌照。相对于中国联通手握的WCDMA牌照,CDMA2000在全球仅占不到20%的市场份额,且逐渐被更多运营商所抛弃。一方面,没有足够大和开放的市场容量;此外,生产或集成CDMA2000手机又需要缴纳比WCDMA(联通3G制式)和TDS(移动制式)更多的专利费,这直接导致3G时代的中国电信在终端产业链的培育上十分吃力。
4G时代的终端产业竞争走向了融合。以苹果iPhone6公开版为标杆,在激烈竞争的智能手机市场,全网通手机成为手机厂商提升竞争力的道路之一。中国电信终端公司的一位内部人士评价,这无异于在终端市场上把中国电信往前狠狠推了一把。
在近期召开的中国电信终端产业年会上,中国电信总经理杨杰感慨,中国电信的2014年是艰难的和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但“春天已经来了”。
终端由分制式运营回归统一后,客户之争成为关键,渠道、产品、服务支撑、跨界整合等综合能力成为三运营商竞争的核心,一进一退之间,中国电信获得的机会比挑战更多。
这样一来,中国电信多少可以跟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站在同一个踏板上迎接即将到来的价格战了!
此时,中国电信的危险和机遇其实已经合二为一,交融并存。下一步是在矛盾的融汇中向上还是向下,关键仍在电信内部。
今年,中国电信将重点提供四类差异化的产品,比如提供端、管、云联动的安全系列产品,例如安全手机;提升效率、生活品质类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如翼支付等。中国电信做这些业务没有任何问题,也有物理网络上的优势,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有效整合资源,真正凸显差异化?
中国电信的一位资深产品经理向笔者感慨,近几年电信开发过很多产品,特别是行业应用,如天翼税通、手机看店、全球眼、金视通、云办公等,“只是运营和营销手法太局限了,最后自己把产品做烂了。”
中国电信从1998年成立到2008年成为中国最大的固话固网运营商,到2009年之后首次运营移动网络,再到目前与移动联通共同面临的综合平台服务商转型。短短五年之内,中国电信面临了多重变革挑战。
因此,中国电信的危机,只是集中尖锐体现了中国电信运营商在这一轮移动互联网产业转型中运营商的困惑和选择。
一个好的消息是,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中国电信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经营上学会了有梯度的放权,这本身就是经营思路的一个质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