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氢燃料电池车商业化之路漫漫 能与特斯拉争未来?
之所以迟迟未撬动FCV市场,是因为丰田需要在技术、品质、安全、经济以及便利等方面一一攻坚,让其一步步具备普及推广的条件。10年前,一辆FCV要1亿日元,价格高处不胜寒,难以走入寻常百姓家。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70950.htm而丰田这次投入市场的“未来”是4人座三厢FCV,价格已开始接地气。“未来”售价为723.6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0万元),除去日本政府会对每辆汽车补贴202万日元,消费者只需支付约520万日元(约合27万元人民币),与丰田传统中高级车“皇冠”的价格相当。虽然不算便宜,但比此前的FCV成本已大幅削减。
这些年来,丰田自主开发了燃料电池堆、FC升压转换器、高压氢气罐,并与碳纤维生产商合作开发专用纤维,同时还自主开发了氢气罐的纤维缠绕方法等生产技术,解决了“确保耐压性”、“确保长期可靠性”、“降低成本”等多项课题,是日本首例达到最新的“国际压缩氢汽车燃料装置用容器”技术标准的技术。
继丰田之后,日本另一汽车企业本田今年1月在2015北美车展上正式发布了FCV概念车,这款车计划于2016年3月在日本正式上市。
与特斯拉争锋
“未来”甫一上市,便被视为与风头最劲的纯电动车特斯拉争夺未来。单从产品本身,“未来”在价格、续航里程等方面都毫不逊色甚至占上风。
目前,特斯拉在美国出售最便宜的Model S车型为6.357万美元(约合39.8万元人民币),而在中国售价更高,从64.80万元起。据中国消费者反映,特斯拉用普通电线充电一个小时可充100公里的续航里程,通过特斯拉特制的充电设备,20分钟可以充400公里的续航里程。特斯拉在续航方面正不断发力,Roadster车型升级版的续航里程可达到644公里。
“未来”开发负责人田中义和在前不久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与纯电动车相比,FCV特有的优势是汽车的易用性,与汽油车相当,“未来”充满氢气只需要大约3分钟,便可连续行驶650公里以上。
氢气可以从多种一次能源以及污泥中提取出来,还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源从水中获得,而且氢气的能量密度比电能的更高,便于储存和运输。目前,日本大量生产和利用的氢气主要是副产品氢气以及通过天然气或石油改质等低成本的制造方法获得的氢气。2014年,日本福冈市推进的污泥发酵沼气改质的生产方法就是一个不增加碳排量的、极具潜力的氢气生产方法,通过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发酵产生沼气,再由沼气生产氢气的方法。
较之传统内燃机汽车,FCV的能源效率更高,且行驶时车辆不会排放CO2等环境负荷物质,实现了极其优越的环保性能。与纯电动汽车相比,FCV除了具有充气时间比充电时间短、易用性出色等优点外,更大的优点是能量密度比电力大,而且可以使用一次能源制造。
不过,新能源汽车路线的选择,不仅涉及汽车业本身,还需要综合多种因素。现阶段,车企往往选择混动或纯电动车的路径。通用汽车很早就进入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并推出了雪佛兰Equinox燃料电池车型,租售给某些知名人士,如今这119辆燃料电池车已经累计行驶超过480万公里。然而,自从特斯拉推出第一款纯电动汽车Roadster,通用汽车便意识到锂电的商业化进程会更快,转向攻纯电动车,相继推出雪佛兰Spark电动汽车以及雪佛兰Volt沃蓝达增程型电动车等,迟迟未推出量产的FCV。大众、宝马等车企大鳄也纷纷加速纯电动车布局,宝马推出了“i3”,大众推出了主力车型“高尔夫”的纯电动版。
与对充电桩依赖度强的纯电动车相比,目前油电混动车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都走得更快些。国内新能源车龙头企业比亚迪对此有切身体会,继纯电动车迟迟未能撬动私人市场之后,于2013年推出双模油电混合车型“秦”,借助秦稳坐中国2014年新能源车销量冠军宝座,与特斯拉目前在中国陷入困境形成鲜明的对比。目前,大众、通用、奔驰、宝马等车企巨头也开始朝双模车发力,其中通用在2015年1月上旬发布了电动续航里程达到80km的新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ChevroletVolt”。科技部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特聘专家王秉刚谈到,混动比纯电动发展会更快些,纯电动将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五年、十年都不会发展成主流车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