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提案背后价值:推动人工智能普及
年轻的科技精英出现在两会上,虽然未必能够如明星般引起骚动,却总能引发更深层的思考。比如,百度掌门人李彦宏提出发展人工智能的提案,有着敏锐的嗅觉和前瞻性的目光,甚至可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但由于它不那么“雷人”,似乎被淹没在大量嘈杂的信息之中了。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70466.htm仅仅在十几年前,“人工智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似乎还只是一种科幻概念,并更多作为一种想象元素出现在好莱坞的电影里。但近年来,变化已经悄悄发生。或者说,在大多数人能够意识到之前,人工智能已经占领了日常生活中为数众多的领域。战略游戏或许是最让人熟悉的,无论是20年前广受欢迎的《绝地风暴》,还是长盛不衰的《星际争霸》,计算机对手都懂得寻找玩家防守的薄弱环节。超级计算机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而后又用了几年时间来稳固自己的“宝座”。超级计算机甚至参与电视问答节目,并以绝对优势赢过了最好的人类选手……得益于许许多多“一招鲜”式的人工智能,人类拥有了助理和玩伴,却也同时感受到了某种新的挑战。
这也正是为什么,第一个通过“图灵测试”的人工智能聊天软件“尤金?古特曼”的出现,与史蒂芬?霍金对人类更进一步研发人工智能的警告,能够跻身2014年最为引人注目的科技话题之列。而百度李彦宏提议设立国家层面的“中国大脑”计划,开展人工智能研究的两会提案,则成为人工智能这一科技潮流在政治层面上的延续。
李彦宏在提案中提出,搭建一种关于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让科研机构、民营公司、国企乃至创业者等研发者,都可以走到这个平台上,尝试人工智能的可能性。在市场竞争和研发成果市场化方面,这份提案也有所涉及。这些工作的目的,是要让中国在智能人机交互、大数据分析预测、自动驾驶、智能医疗诊断、智能无人飞机,乃至军用和民用机器人等领域,拥有更多的技术积累和突破。通俗来说,打造“中国大脑”的最终目的,是要让我们的计算机和那些装备了计算机的机械,比如机器人和汽车更加“聪明”,而且让那些最优秀的成果走向市场,为人们提供更“贴心”的服务。从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而言,从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先机而言,这份提案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读到这里,一些人或许有些担忧:我们准备好接受在各方面都与人类相当,甚至更为卓越的人工智能了吗?正如100年前的人类,其实并没有准备好接受军用飞机和坦克,还有其他那些屠杀同类的机械化手段,于是才有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惨重的伤亡;100年后的人类,会不会在心智难以驾驭的先进科技前,再度变得像偶然拿到火种的猴子一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