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和仿真技术在摩托车噪声控制中的应用
声学性能和动力性能是一对矛盾,常常互相制约和影响,这也是机动车噪声控制的难点之一。本项目在降低通过噪声的同时,也对动力性能进行了考核,以便在噪声和动力性之间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点。
4.1 动力性能
改进的空滤器、消声器方案对动力性能的影响是通过发动机外特性测试来评价的。以下是分别在两台发动机上进行测试的结果:
4.2 通过噪声
通过噪声的测试结果如下图:
在后续测试中,采用 K3+E11 组合的通过噪声声压级降低到了76dB(A),但由于动力性能牺牲较大而未作为定型方案。
5 总结
通过本项目与 LMS 公司的合作,我们对噪声控制技术的认识和理解有了质的飞跃,以下是几点体会:
(1)由于国内噪声控制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学习阶段,而国外一些工程服务公司在这方面有非常强大的实力,无论从测试手段、工程经验还是人员的专业技能上看,目前国内与之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有目标地开展联合项目并认真消化吸收不失为一条捷径。
(2)掌握噪声控制技术不能急于求成。噪声控制技术综合了声学、振动、流动、数字信号处理等多领域的知识,不能奢望通过一个合作项目就做到融会贯通。只有通过大量的积累和沉淀,才能形成自主开发能力。
(3)完备的测试手段是进行噪声控制研究的基本条件。诊断测试是进行噪声控制的前提,诊断结论直接影响到改进的方向和策略。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保证一些基本的测试手段如消声室、低噪声底盘测功机、高性能数采系统以及尽可能多的精密传声器等。
(4)进行噪声控制时应该综合考虑改进措施对动力性能的影响。如前所述,声学性能和动力性能是一对矛盾,这往往是噪声控制的主要难点。本项目由于时间关系,未对进排气作进一步的匹配,但根据经验估计,在保证目前降噪效果的前提下,动力性能还有提高的可能性。
(5)噪声控制必须依靠测试和仿真的综合应用,单纯的计算注定是盲目的。实际上,就在本项目仿真建模过程中,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只有这样一步一步走下去,仿真才能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指导作用。(end)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