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DDR-SDRAM度身定造高效功率管理芯片
引言
ddr-sdram,即双数据速率同步dram,简称ddr。ddr因其更为卓越的性能 (起初的数据速率为266mbps,后来提升至400mbps,而一般sdram只有133mbps)、更低的功耗以及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已经在桌面和便携式应用中颇为流行。最近推出的第二代ddr或称ddr2
(jesd79-2a),数据速率从400mbps提升到了667mbps。因此与之前的sdram技术相比,ddr存储器需要更加复杂和新颖的功率管理结构。
ddr功率管理结构
图1所示为第一代ddr存储器的基本功率管理结构。在ddr存储器中,输出缓冲器是推挽式结构,而输入接收器处于差分结构。这就需要参考偏置中点电压vref以及能够供应和吸收电流的电压终端匹配。后一个特点 (供应和吸收电流) 是ddr vtt终端匹配与pc主板上其他终端匹配的不同之处。值得注意的是,前端系统总线 (fsb) 的终端匹配将cpu连接至存储器信道中心 (mch),由于只是正极信号的终端匹配,该终端只需要电流吸收功能。因此,这种终端匹配不适用于ddr vtt终结结构,需要新型的功率管理设计。
第一代ddr存储器的逻辑门供电电压是2.5v。在芯片组的输出缓冲器和存储器模块上相应的输入接收器之间,通常有一条走线或小分支,需要利用图1所示的电阻rt和rs进行适当的终端匹配。将包括输出缓冲器在内的所有阻抗都计算在内的话,每个终结的走线可以吸收或供应电流 16.2ma。如果系统接收器和发射器之间的走线比较长,可能两端都需要终端匹配,这样便需要双倍的电流。
ddr逻辑所需的2.5v vddq有 200mv的容差。为了维持噪声性能,ddr终结电压vtt必须能够跟踪vddq。vtt必须等于vddq / 2或约为1.25v,精度要求为 3%。最后,参考电压vref必须在vtt 和 vtt+40mv的范围。电压能够跟踪,加上vtt必须同时具有电流供应和吸收能力,对ddr存储器功率管理来说是个独特的挑战。

图1 ddr功率管理结构示意图 较差情况下的电流消耗
-vtt 终端匹配
假设128mb存储器系统的结构如下:
128位宽总线;
8个数据闸门;
8个掩码位;
8个vcc位;
40个地址线 (2组20个地址线)。
共192线, 每条线路消耗的电流为16.2ma,最大电流消耗为:
192 16.2ma = 3.11a(峰值)-vddq供
vtt吸收电流时,vddq提供电流。vddq电流是单极的,最大值等于vtt的最大电流,即3.11a。
平均功耗
一个128mb存储器系统一般由8x128mb器件组成,其平均功耗为990mw,不包括vtt终结功率。来自vddq的平均电流iddq为:
同样,终结电阻所消耗的功率ptt为660mw 。来自vtt的电流itt为: 最后,因为vref供电电压的阻抗很低,可以得到很好的抗噪性能 (<5ma),因此vref的电流iref值可以足够大。128mb ddr存储器功率管理系统设计的主要静态参数总结如下:
vddq = 2.5v, iddq =0.396a 平均值, 3.11a 峰值 (供应)
vtt = vddq /2=1.25v, itt = 0.528a 平均值, 3.11a 峰值 (供应和吸收)
vref = vddq /2=1.25v, iref = 5ma。
当然,如果利用vddq为终端匹配之外的其他负载供电,其容量必须相应提高。
瞬态工作模式
ddr存储器的指导文档jedec jesd79和jesd 8-9规定vtt电压必须等于vddq电压的一半,容差为 3%。该容差应包括由线转换所引起的总线负载瞬态值。然而,这没有提及两个评估供电电压vtt的电容要求所需的规格:jedec规范没有说明vtt跟随vddq需要多大的带宽,也没有规定vtt的最大负载瞬态值。
实际上,该规范的目的是实现最大的抗噪性能。因此,尽管没有硬性规定vtt在任何时候都必须等于vddq的一半,但是所用的带宽越大,系统就越稳定。出于这个原因,有必要采用宽带开关转换器来生成vtt。
对于vtt负载瞬态值,电流可以从 +3.11a下降到 -3.11a,从供应电流转向吸收电流。这种以40mv为门限的6.22a电流下降需要esr仅7m 的输出电容。然而,有两个设计考虑缓和了这一要求。第一是实际ddr存储器所吸收的电流并没有到达3.11a,测量结果表明典型电流在0.5~1a的范围内。第二,吸收和供应电流之间的转换很快,甚至连转换器都觉察不到。从正向最大电流转向反向最大电流要求总线所有的1状态转换到0状态,然后保持在那一状态,时间至少等于转换器带宽的反相时间。由于这个时间在10微秒数量级,加上总线运行速率为100mhz,因此要在全部0状态保持1000个周期!事实上,vtt的输出电容只需要达到40m 。
待机工作模式
ddr存储器可支持待机工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存储器仍保留其内容,但不能被主动寻址。例如,在笔记本电脑待机时,存储器芯片不与外界通信,因此可关闭vtt总线电源以节省电能。当然,vddq必须保持上电状态以便存储器保存其内容。
线性方式与开关方式
前面已提及,ddr系统的平均功耗为:
p_{ddq}=990mw
p_{tt}=660mw
总量为:
p_{totddr}=990mw + 660mw = 1650mw
而同类sram系统的消耗为2040mw。
如果采用线性调压器来终结vtt,那么ptt功率效率为50%,这是根据vout/vin = vtt /vddq = 0.5来确定的。这意味着vtt调压器要消耗额外的660mw功率,使得总平均功耗上升至1650mw
+ 660mw = 2310mw。这一数字比sdram的功耗还高,因而也就抹杀了ddr存储器低功耗的优点。
就pddq而言,大部分功耗优势来自2.5v的vddq,传统sdram的电压为3.3v。然而,一般的pc机箱所提供的电压为3.3v,而2.5v电压需要通过主板提供。除非有一个有效的调压方案来生成vddq,否则将再一次失去功耗优势。因此,应采用开关调压方式来处理ddr存储器的pddq和ptt功率。
第二代ddr (ddr2)
对于ddr2,vddq从2.5v下降到1.8v,而vtt从1.25v下降到0.9v,其吸收/供应电流能力为 13.4ma。因此,ddr2的功耗要比第一代ddr小得多,例如,ddr2-533的功耗只是ddr-400的一半。前面提及的所有ddr静态和动态情况都适用于ddr2。ddr2的终结方案与图1中的ddr方案稍有不同,因其终结电阻在芯片内,而不是在主板上。尽管如此,ddr2仍然需要一个外部vtt终结电压。鉴于ddr2的功耗较低,因此可以使用vtt线性调压器,特别是在简单性和成本考虑比功耗更重要的情况下。
专为ddr和ddr2存储器而设的fan5236
目前市场可供选择的ddr功率ic很多。例如,飞兆半导体的fan5236就是专为ddr存储器系统设计的完整功率芯片。它在单个芯片内集成了vddq开关控制器、vtt开关控制器及vref线性缓冲器。vddq开关控制器可工作于5~24v范围内的任何电压。而vtt开关则不同,其输入是vddq,而且与vddq同步切换。这两种开关的电压输出范围都介于0.9~5.5v。由于总线由vddq的2.5v (ddr) 或1.8v (ddr2) 驱动,并为vtt 的1.25v (ddr) 或0.9v (ddr2) 所终结,功率在某种程度上在vtt 和vddq之间流通。从vddq获取vtt 可以减少总流通功率,因而减少流通功耗。vtt开关也可以被关闭进入待机状态。图2为fan5236的一个典型应用,表1则列出一个4a连续、6a峰值vddq应用的相关材料清单 (bom)。该电路很容易针对ddr2应用,将vddq调整为1.8v (通过分压电阻r5/r6),将vtt调整为0.9v。


未来趋势
正如多年来的一贯趋势,用户需要更大的存储容量来运行更大的软件。如某些服务器板等系统在设计时已带有大容量ddr,有些容量甚至达到16gb。要给这种系统供电,仅降低ddr的功耗是不够的,因此需要转向新的ddr2存储器技术。虽然ddr2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业界已经开始讨论下一代pc存储技术ddr3了,不过预计ddr3在2007年或之后才可进入市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