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放大器结构原理图解
在考虑所有双极晶体管级的情况下,它们的大信号非线性失真(LSN)共同表现如下:
a、LSN随负载阻抗的减小而增大
在负载为8Ω的典型输出级中,其闭环LSN通常可忽略不计,但当负载阻抗为4Ω时,其相对较纯的三次谐波会在THD残留物中变得明显起来。
b、LSN随驱动管发射极活集电极电阻的减小而加重。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驱动管 摆幅变大,然而其好处是可见效关端失真,二者兼顾折衷的方法是取阻值为47~100Ω。
需要指出的是,LSN在总失真所占有的比重(负载为8Ω时)与交越失真和关断失真相比是很小的。这个论断在4Ω负载时是不成立的,更不要说是2Ω负载了。如果设计重点不是放在使关断失真最小化上,册互补反馈对管式输出级通常是最佳的选择。
c、大Ic时的增益跌落可又简单有效的前馈机制部分地加以抵消。
(1) 交越失真
交越时针之所以对乙类功放最为有害,是由于它会产生令人讨厌的高次谐波,而且其值会随信号电品的下降而增大。事实上,就一太驱动8Ω负载放大器而言,其综合线性是由交越失真来决定的,即使是在其输出级设计的很好,并且加的偏压也为最佳值时,也是如此。
图1-12(欠图)示出了失真加噪声(THD+N)随输出电平降低而增大的情形,但其变化比较缓慢。实际上,射随器式互补反馈对管式输出级都具有与图1-12相类似的曲线,不管偏置不足的程度有多大,总谐波失真在输出电压减半时将增加1.5倍。

电子管相关文章:电子管原理
pa相关文章:pa是什么
晶体管相关文章:晶体管工作原理
晶体管相关文章:晶体管原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