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发展未来何去何从引人深思
我国工业机器人起步于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 3 个 阶段: 70 年代的萌芽期、 80 年代的开发期和 90 年代的适用化期。目前,我国研制的工 业机器人已达到了工业应用水平。现在,国家更加重视机器人工业的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 企业和科研人员投入到机器人的开发研究中。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2504/469105.htm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已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了应用。在制造业中,尤 其是在汽车产业中,工业机器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在毛坯制造(冲压、压 铸、锻造等)、 机械加工、 焊接、热处理、表面涂覆、上下料、装配、检测及仓库堆垛等作业中,机器人 都已逐步取代了人工作业。 随着工业机器人向更深更广方向的发展以及机器人智能化水 平的提高,机器人的应用范周还在不断地扩大,已从汽车制造业推广到其他制造业, 进而 推广到诸如采矿机器人、 建筑业机器人以及水电系统维护维修机器人等各种非制造行业。 此外 ,在国防军事、 医疗卫生、生活服务等领域机器人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如无人侦察机(飞行器)、警备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家政服务机器人等均有应用实例。机器人正在为提 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工业机器人在许多生产领域的使用实践证明,它 在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以及经济效益,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等 方面,有着令世人瞩目的作用,引起了世界各国和社会各层人士的广泛关注。在新的世纪, 机器人工业必将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和更加广泛的应用。
从近几年世界机器人推出的产品来看,工业机器人技术正在向智能化、模块化和系统 化的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为:结构的模块化和可重构化; 控制技术的开放化、 PC 化和网络化; 伺服驱动技术的数字化和分散化;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实用化;工作环境设 计的优化和作业的柔性化以及系统的网络化和智能化等方面。 机器人技术是高技术的重 要组成部分 ,其产业化的进程在我国刚刚起步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仍然存在很多 困难和不足 ,因此更需要多方面的关心和支持。 国家政策支持 ,是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 的重要前提。 根据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应组织力量进行充分地调查研究 ,在此基础上 ,制定 切实可行的推广、应用机器人和促进机器人研究开发的倾斜政策。如在税收、投资和贷款 方面对机器人产业实行扶持政策。 日本政府通过制定政策 ,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企业应用 机器人,为日本机器人 在国内开拓市场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另外 ,对机器人用户 ,可以考虑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 ,以鼓励购买.为了避免危险恶劣的工作环境导致的工伤事故 和职业病 ,保护工人的身心安全 ,对一些特殊工种 ,如喷涂 ,铸造等通过劳动法强制采用 工业机器人来代替.这样可以大大增加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数量。 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化必 须由市场来拉动。机器人作为高技术,它的发展与社会的生产、经济状况密切相关。机器 人的研制、开发只有从技术上实现可能性大为原则选择机器人优先应用的领域, 并以此为 突破口 ,向其他领域渗透、扩散至为重要。 我国机器的应用人要顺利走上市场 ,实现产 业化, 还是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综合来说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从这一层面说用一个贵而笨重的机器人还不 如雇一个人来的便宜,但是我国要做世界强国就必须用最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我们的企 业必须尽可能地采用高新技术来更高效率的生产,以高竞争力取胜,这就需要很多的机器 人,人是没有机器人那样的精确率,准确率和高效率的。可能会有人失业,但创造的就业 机会更多,社会所得的利益会更多。我相信在不久将来,机器人产业会如同汽车一样成为 国家的经济支柱产业,美国是“汽车上的国度”,中国可以成为“站在机器人肩膀上的国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