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爆火 背后有何因果?
将时针拨回到6个月前,3月28日,在万众瞩目之下,在以吉利为代表的友商铁桶式包围之下,小米SU7声势浩大地上市了。凭借在智能手机行业摔打多年练就一身的宣传功力,整个车圈都被小米SU7的营销攻势搞得头晕目眩。不过,声量大就一定销量好吗?不等质疑、诋毁、带节奏的风气开始发酵,小米SU 7就以雷霆万钧之势打消了人们的质疑。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2410/463424.htm进入首个完整交付月,小米SU 7销量突破7000,5月再接再厉,破8000,6月破万,接下来的7月和8月,小米SU7连续三个月的销量都突破了1万辆的大关。
对智能电动汽车市场来说,纯电车型月销过万,妥妥地符合爆款的条件。那么,小米SU 7到底集齐了什么样的七龙珠,或者说其爆火背后的因果到底是什么呢?
1 方方面面没有短板
在智能手机行业长期紧盯华为、苹果这些全球顶尖级选手,雷总自然而然地会从华为汽车业务踩过的坑、走过的弯路、从失败和困顿中涅槃重生的经验中找到成功的秘籍。
事后诸葛亮一下,华为在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犯过的错误相当鲜明出众,拿老款问界M7来说,长板不长,短板明显,即使品牌光环再耀眼,消费者也不会掏出真金白银买单。
不知道理想汽车当时是不是真的把老款问界M7视为威胁最大的竞品,不过,从时间上来看,第一代M7是2022年7月上市的,理想ONE是8月停产的,当时,青黄不接的理想汽车月销量一度腰斩至4000多辆,在人心浮动、军心不稳的敏感时刻,视李想为国内最像乔布斯的企业家的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沈亚楠在港股市场大手笔减持,一时间,理想汽车风雨如晦,质疑声四起。
但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进入2023年,理想汽车销量节节攀升,成为整个2023年本土智能电动汽车市场最大的一匹黑马,作为华为智选车模式销量担当的问界M7由于在安全、舒适、智能驾驶三方面都存在不容忽视的短板,饶是华为的品牌和渠道能力再强大,也没有冲击得了理想汽车的基本盘。
2023年9月,补齐了安全、舒适和智能驾驶短板且极具性价比的新款问界M7再度拍马来战,李想先生关于华为将成为理想汽车最大竞争对手的预言不幸成真了。
图片来源:华为
三电、座舱、智驾、驾控、网联、数字平台都没有短板,才让问界M7真正成了爆款。基于此,小米从华为这里取得的第一条真经便是,同样定位20万以上价格区间的产品绝对不能有任何明显的短板。
三电方面,小米SU7的CLTC续航里程直接700公里起步,长续航版更是超过了800公里,小米超级电机最高转速21,000转,且不管是供应商的方案还是自研,这个数字本身就很好看,百公里电耗指标虽然不及Model 3,但其优秀程度简直不像一家新创公司做出来的第一款车。座舱方面,在应用生态上,5000家平板应用无缝上车,基于柔性框架的自由窗口交互,手机应用可Pin到车机,秒变车机原生应用;在硬件生态上,依靠庞大的设备生态,通过米家APP支持玲珑满目的设备互联,应用生态、硬件生态双重加持,小米一度荣膺智能座舱的天花板。
图片来源:小米
智能驾驶方面,小米汽车一开始稳扎稳打,7月份开通了10座城市的城区NOA,后来也许是有感于友商在自动驾驶宣传上的浮夸,再加上自动驾驶方面的法律法规很不完善,谁也不能定义车企们应该怎么宣传,于是,八月底小米突然宣布城区NOA实现了“全国都能开”,这种宣传固然存在一定的营销嫌疑,但小米的智能驾驶实力即便比不上华为和蔚小理,大概也不输传统车企。
图片来源:小米汽车
在驾控方面,小米SU7的运动属性明显强过很多友商,这台面向年轻人的第一台运动轿车有着与其价位相匹配的运动质感。总之,方方面面没有明显的短板,是小米SU7迅速成为爆款的第一条件。
2 长板在车机性能和人车家互联
年初,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雷总一方面担心车卖的不好,另一方面,尽管即将杀入的市场非常内卷,雷总还是表达了担心卖得太火的美好期盼。这说明,在雷总的心中,小米SU 7存在一个同级领先的长板,能够在某些方面带给世人“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体验。电动化不及比亚迪、智能化不及华为的小米SU7要打造一个长板,这个长板只能体现在座舱上面。
在总结小米手机的高端战略时,雷军说过三句化:高端无短板、从参数领先到体验领先、软硬件深度融合。对智能座舱的用户体验来说,第一黄金衡量指标是车机大屏的流畅性,第二是应用和设备的丰富性。
图片来源:小米
纵观过去十几年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坚实的结论:衡量手机的第一标准永远是流畅,各个手机厂商乐此不疲地跑分刷榜,核心目的就是向消费者展示自家产品的流畅。
流畅性是人和智能终端(手机、平板、车机、手表、PC)交互中最里一层的核心用户体验。被华为和苹果手机教育了这么多年再也回不去了的消费者,会自然而然地拿车机和手机做对比,作为四个轮子上的大号智能手机,车机的第一黄金衡量标准必然是流畅,
图片来源:苹果
在智能手机摸爬滚打多年的小米对于流畅性是用户体验的根本有着非常深刻的洞察,通过一个数据可以看出小米在车机的流畅性上到底下了多少功夫。
据悉,小米SU7的车机启动时间仅需1.49秒,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我们可以拿另外一家车企的车机启动时间来做个参照。前段时间,长城汽车魏牌新蓝山上市,魏建军在宣传自家车机时非常傲娇地表示,长城的营销部门将蓝山车机宣传为第一梯队,其实可以把梯队二字去掉,就是行业第一。但是,这个行业第一的车机启动时间为2.64秒,比小米的车机启动时间足足多了1.15秒!
图片来源:小米
不要小瞧做智能手机多年的小米在系统优化上面的实力,负载的均衡、任务的调度、进程间的通信、缓存的设计、图形渲染的处理,经过多年实践下来,小米已经积累了相较于除华为之外的所有友商而言足够多的秘籍。
对座舱体验来说,流畅性是‘1’,应用和设备是后面的‘0’。在应用上,除了深度适配行业主流车载应用,小米车机独特的地方在于采用了16:10的黄金比例生态大屏,可以逐步共享小米平板的5000多种应用,实现和平板生态的共享。
图片来源:小米汽车
在设备方面,友商智能座舱的输入输出设备只不过是麦克风、摄像头、触控屏、氛围灯,但是,小米实现了人车家互联,极大地拓展了设备的边界。
3 写在最后
作为旗下第一款车,小米SU 7能够做到月销迅速破万,背后离不开雷军和小米汽车团队的三年磨一剑,也离不开小米集团前期在汽车供应链上的全面布局。
最近的小米财报显示,小米SU 7虽然极具性价比,但有着接近16%的毛利率,研发体系、技术体系、供应链体系都如此全面,小米汽车接下来的第二款车是不是还能成为爆款呢?
(本文登于《EEPW》10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