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西部 成都集成电路产业蓄势腾飞
中西部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势头迅猛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706/361071.htm在国家意志的主导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潮,产业集群化的布局愈发明显。
目前除了传统的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外,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势头也异常迅猛。
成都、重庆、武汉、合肥等第二阵营的城市及地区,在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道路上紧追第一阵营。

图1: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分布状况及各区块份额占比
成都领跑西部
回顾历史,成都一直都是西南地区最重要集成电路产业力量,其发展源于建国初期,承担了不少国家重大军工基础的专项建设,成为国内最早的重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近年来又得到加速发展,进一步夯实了成都的集成电路产业基础。
目前,成都集成电路产业呈现“一核双园多点”承载体系。
具体来看,成都以高新区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核心区,以双流区和天府新区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重点园区,结合全市各区特色及优势,全面覆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设备及材料等全产业链环节。

图2:成都集成电路产业区域发展布局现况
通过多年发展,目前成都汇聚了一大批产业链各环节的龙头及优秀企业,除了引进英特尔、华为、德州仪器、恩智浦、格罗方德等全球知名科技领军企业之外,还有中国电子(华大九天、澜起科技等)、中国电科等大型央企入驻。在此基础上,成都还培育了像振芯科技、海威华芯等颇具本地特色的企业。
据统计,中西部地区近年来在集成电路产业营收规模全国占比已从2012年~10%上升至目前~15%的份额,尤其是成都作为中国西南集成电路产业腹地,为中西部地区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
产业链加速布局
在经历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后,目前成都集成电路产业布局相当全面。
设计端:成都拥有70多家设计企业,主要聚集在成都高新区,领域涉及网络通信、北斗导航、IP、物联网等,其中振芯科技及成都精准时空分别在全国北斗芯片的军用和民用市场中占优重要地位,中电旗下的华大九天是目前国内EDA软件及IP本土龙头供应商,澜起科技目前是全球领先的模拟和混合信号芯片供应商。
制造端:成都拥有一条8英寸晶圆生产线、一条6英寸化合物半导体晶圆生产线,另外全球代工巨头格罗方德也已计划在成都建设一座12英寸晶圆厂,未来将引进先进制程22nm FD-SOI工艺技术。
封测端:成都拥有英特尔、芯源、宇芯等近十家封测企业,形成了西南地区最大的封装测试基地。其中龙头英特尔(成都)的封装厂包揽了全球一半的笔记本CPU的封装与测试,由此也吸引了戴尔、联想、仁宝、纬创等著名计算机品牌厂商与代工厂商聚集成都。
材料端:成都拥有国内领先的抛光材料生产商“时代立夫”,长久以来,材料及设备的核心技术一直由外商掌控,经过不断的创新研发,时代立夫的产品近年已开始大量进入市场,8英寸抛光垫已通过客户认证及采购,12英寸抛光垫也已在测试阶段。另外在化合物半导体领域,成都的海威华芯目前已实现6英寸GaAs晶圆量产,同时在GaN、SiC等化合物半导体领域已逐渐展开布局。
总体来看,成都集成电路产业链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产业链相对较为完整,产业配套也正在加速完善中。
在人工智能、北斗导航、5G通讯、智能制造等物联网相关的新型应用趋势的引导下,成都可围绕化合物半导体领域打造极具特色的国际一流化合物半导体产业生态圈。

图3:成都集成电路产业链布局状况
迎来军民融合发展机遇
未来发展方面,成都将依托现有集成电路产业基础,以及成都特有的军工产业背景,包括在军工科研领域的雄厚的基础及实力,紧扣军民融合国家战略,深度落实国家对军民融合提出的要求,将成都打造成全国军民融合新标杆。

图4:成都集成电路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