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x86展开正面冲突 ARM染指PC已成定局
为反击X86积蓄力量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705/358854.htm当移动设备步入智能时代后,更高的性能就成为了ARM的下一步发展目标。继ARM11(基于ARMv6指令集)之后,ARM将以后的产品全部改名为“Cortex”(基于ARMv7指令集),并细分为了“A”(高性能)、“R”(针对实时系统)和“M”(列对微控制器)三大系列。

智能手机所搭载的ARM处理器,全都是Cortex-A系列,而它也从最早的Cortex-A8,一路升级到A9、A15、A17、A53、A57、A72、A73等等,每一代Cortex-A的革新,就意味着智能手机在性能上再度进化。
没错,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崛起的时代,如果ARM还一味坚持保守的“功耗至上论”,只能等待被历史淘汰的命运,而诺基亚就曾为对新技术反应迟钝而付出了代价:在竞争对手纷纷武装1GHz Cortex-A8处理器时,诺基亚最新的旗舰机Nokia N8却仍停留在680MHz主频ARM11处理器的水平上,很尴尬吧?

很多人都觉得Nokia N8速度慢,就是被处理器拖累的
随后,ARM还顺应趋势推出了64位架构ARMv8(也就是后来的Cortex-A53/A57),并提出了big.LITTLE技术,有效解决了多核处理器中“一核有难,多方围观”的问题,让性能级核心和省电核心可以相互协同作战,实现性能和功耗的兼顾。
和X86展开正面冲突
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新一代移动设备的兴起,让英特尔决定杀回这个原本熟悉的市场,并借由Atom处理器对ARM“施加压力”。可惜,正如上个章节所述,Atom最终还是英雄末路。
面对英特尔的进攻态势,ARM也开展了有效的反击,而且还是直接从X86最引以为豪的性能层面入手。以ARM于2015年发布的Cortex-A72架构为例,ARM竟然找来了比Atom还要高一个档次的Core M(14nm的酷睿M-5Y10C)与其作比较,根据ARM官方资料显示Cortex-A72除了单线程性能小输以外,多线程下完胜Core M!领先幅度可达1.6倍且Cortex-A72的内存性能也快过Core M。最关键的是,此时Cortex-A72处理器的功耗只有1W,而Core M功耗高达4W,能耗比再度完胜。

如今ARM最新的Cortex-A73已经进入井喷阶段,在10nm工艺的帮助下其也会表现出更为惊艳的性能。换句话说,随着ARM最新架构技术的不断提升,ARM已然具备了逆袭X86阵营的资本。
携手谷歌微软闹革命
PC市场是一个超千亿规模的大蛋糕,既然这个市场的老大英特尔能跨界移动市场挣食,为何ARM不能去抢PC的生意?ARM除了一步步提升Cortex架构性能之余,也找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比如谷歌,比如微软,并随着这些伙伴一起,也在不断向X86阵营施加压力。
谷歌ChromeBook就是ARM挥师PC市场的先行军,在(海外的)入门级市场受到了广泛好评,ARM处理器可帮此类设备变得更轻更省电。好消息是,未来Chrome OS很有可能加入对Android APP的支持,这就让ChromeBook在与入门级PC的较量中有望取得更多竞争资本。

三星旗下的最新款Chromebook Pro,搭载了ARM处理器
微软对ARM的支持同样给力。虽然经历了Windows Mobile和Windows Phone的失败,但微软始终没有放弃与iOS和Android竞争的希望,全新的Windows 10 Mobile就将正式加入对ARM处理器的支持,并可以运行X86程序!至此,ARM和X86之间的隔阂被正式打破。
英雄再度所见略同
前文说过,ARM已被软银收购。而软银此次收购ARM的最大目标则是进一步发展其物联网业务。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英特尔之所以取消SoFIA 4G及Broxton处理器,放弃移动市场,就是为了集中精力迎接物联网时代,而ARM(即软银)也将未来赌在了物联网身上。

ARM针对物联网低功耗设备的操作系统mbed OS示意图
有数据显示,到了2018年物联网设备的数量将会超过移动设备,到了2021年,我们将会拥有18亿台PC,86亿台移动设备,157亿台物联网设备。也许,ARM和X86还没能在移动市场分出胜负,战火就将全面蔓延到物联网市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