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三强发力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看到了什么未来?
除了新车发布,在当晚的发布会上,宝马集团还宣布将为客户提供高档的“360电动”服务。包括为客户协调安装高质量的家用充电墙盒,或为无法安装家庭充电墙盒的客户提供两年免费的充电卡服务包。截至今年7月,已有49个城市可以安装家庭充电设备。2016年年底,家庭充电网络将会扩展到57个城市。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9/297073.htm在公共充电设施方面,宝马于去年启动“BMW即时充电TM”项目,辅以专为BMW电动汽车开发的互联应用,使用户可以轻松享受从预约、充电到付费的智能化电动生活体验。目前,宝马集团已在中国建立1000个BMW及时充电TM公共充电桩,这一数字将在年底前增至1500。

宝马即时充电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车分析师,对宝马的“服务”行为分析道:“宝马在新能源发展上是比较激进的,不像其他车企只是生产,制造新能源车,后续的充电和服务便不再参与。宝马对新能源是很注重的,考虑的便更前远一些,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
奔驰纯电动的天平
同样在近日,戴姆勒集团中华区总裁唐仕凯表示,计划将在华销售奔驰品牌电动汽车。戴姆勒希望借助中国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提高其电动汽车的需求量。对于电动汽车计划的具体信息并未透露,但戴姆勒表示将于9月底在巴黎汽车展上揭晓一款长续航里程的电动概念车。唐仕凯还透露,上述汽车中大部分售价低于25万元人民币,主要是中国厂商生产。
还是相同的套路——建立子品牌发展新能源汽车,梅赛德斯-奔驰母公司戴姆勒8月初在英国递交了一系列商标专利申请,其中包括一系列基于“EQ”衍生的名称,属于“机动车辆”类别,有望用于全新电动车子品牌。据奔驰内部人士透露,新电动车家族将拥有自己的特点,“与传统奔驰车型有所区隔,定位于高档电动汽车”。
在梅赛德斯-奔驰所制定的发展战略中,未来新能源车型将扩充至三款,并均为纯电力驱动方式。同时,还计划推出10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而这13款车型有望在明年年底前一一亮相。
当戴姆勒发布这条消息时,众媒体纷纷预测,腾势的地位不保甚至略显尴尬,奔驰不再依靠这个合资品牌,而是凭借自身发力抢占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腾势电动汽车
对此钟师并不认同:“戴姆勒通过腾势更多的是在纯电动汽车领域进行探索,腾势也是单独的子品牌,有腾势一家做纯电动的探索和试验,把其余的精力和能力投入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上。”
同时,钟师也发表了对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看法:“车企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都是亏损的,无论自主品脾还是合资品牌无一盈利,为何还要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去发展新能源车呢?这是对企业产品线的长远布局,开发更多的项目以面对未来市场的变化和冲击。”
“德系三强”看到了什么未来?
对于消费者而言,三大德系品牌此番向华发力带来最重磅的喜讯是,在华生产的新能源车型将享受国家优惠政策。而且豪华三强也很清楚的看到,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不断推进,国家补贴将逐步减少,而这一领域的市场化特征则会愈加明显,这对豪华电动车而言,将是最大的利好。不过,这些品牌的发力是否会对自主品牌车企新能源汽车有所冲击呢?
对此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表示:“从目前看,冲击很小,毕竟自主品牌具有价格上的优势,未来哪家车企能够抢夺新能源汽车市场,还要看产品的性价比,性价比才是决定是否畅销的重要因素,而不取决于政府补贴。”
除在华本土化生产外,三大豪华品牌皆建立子品牌的独立模式,那么这样的独立销售路径到底有何优势呢?对此,有行业人士解释道:“从营销角度看,单独推广销售有利于对产品的聚焦,与传统汽车的清晰区分和切割。”
钟师认为:“从当前发展现状看,插电式混合动力确实比较好销,但受制于地方政策限制,未来解决城市内充电等问题,便有纯电动汽车的充电,那么纯电动作为日常代步甚至远行出游的选择也是不可限量的。”而王秉刚则认为,插混还是纯电到底哪个比较受欢迎,主要取决于性价比。
虽然小编目前还不能预测,哪种动力才是未来汽车市场的主角,但是以德系三强为首的外资品牌在华的发展态势来看,小编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是看好的,合资品牌的加入能够提高产品竞争力,淘汰掉那些只为补贴而生产的劣质汽车,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具有高性价比的新能源汽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