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市场分析 > 中晟宏芯股权频频变更 国产POWER何时才能抗衡x86/ARM?

中晟宏芯股权频频变更 国产POWER何时才能抗衡x86/ARM?

作者: 时间:2016-03-1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收藏

  股权斗争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3/288129.htm

  一位国产联盟成员企业高层告诉记者:“资本逐利,无论是为了未来的核高基补贴,还是将来的市场利益,大家都想争夺中晟宏芯的控制权。”

  2014年7月,中晟宏芯第一次股权变更,企业注册资本从1.9亿变为6亿元,股东数量从原来的3家变为9家。新入股东“苏州宏芯博创”为中科院计算所和中晟宏芯团队员工代持股,其余5家股东分别为苏州市政府、天津市政府引导的创业孵化基金以及三家专业创投基金。

  不过,原本传言要入股中晟宏芯的苏州国芯并未出现在此次股东名单之中。而本次股权变更不久之后,同时担任中晟宏芯、苏州国芯董事长的郑茳也从中晟宏芯离职,并不再担任任何职务,郑茳未就此事回应记者的采访请求。

  郑茳离职之后,由中晟智源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朱亚东接任中晟宏芯董事长,中晟智源是中晟宏芯最大股东。但朱亚东也未能稳住局面,9家股东持股的格局未能坚持半年。

  2015年3月,中晟宏芯再次股东变更,9家股东中的5家离开中晟宏芯,其中包括原始股东江苏梦兰集团,以及在2014年7月进入的天津基金、三家专业投资机构。从本次股权变更的结果来看,给中晟宏芯提供重要技术支撑的中科院不再担任公司股东。

  2015年7月,尚未站稳脚跟的朱亚东卸任董事长,由原始股东中晟智源董事长姜杏树出任中晟宏芯董事长。同时,中晟宏芯再次引入新股东--南京海云科技投资基金合伙企业。需要指出,海云科技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刘火林同时也是中晟智源董事,并担任了中晟宏芯首席科学家。

  2015年底,中科院计算所副总工程师张立新从中晟宏芯离职。张立新在中晟宏芯成立初期曾负责与IBM技术谈判,其后又一直担任中晟宏芯技术团队总负责人,与郑茳一样,可谓中晟宏芯的奠基人。记者咨询张立新,张立新称并未得到披露信息的授权,未予回应。

  动荡还在延续。公开信息显示,联盟成员无锡中太在无锡市人民法院起诉中晟智源,法院于2015年11月冻结了中晟智源3.8亿的股权权益。无锡中太回应记者称,起诉是因为一场总价不足100万元的商业合同纠纷。

  从目前的公开报道来看,无锡中太与中晟宏芯在联盟中合作紧密,而中晟宏芯现任董事长姜杏树同时也担任中晟智源董事长,考虑到双方的“交情”,这场诉讼颇为令人疑惑。这一案件的后续演进是否会给中晟宏芯带来新的变动,也不得而知。事发以来,记者始终未能联系到中晟宏芯就“股东变更”、“董事长离职”等事件进行置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POWER ARM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