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模拟技术 > 设计应用 > 基于自适应DVFS的SoC低功耗技术研究

基于自适应DVFS的SoC低功耗技术研究

作者: 时间:2009-07-09 来源:网络 收藏
对于PM模块,ARM可以通过总线进行配置,PM通过监测可变电压区的电流实现性能监控。对于处理MIPS需求比较高的操作,CPU空转时间变少,电流需求变小;对于处理MIPS要求比较低的操作,CPU执行密集操作,电流需求变大。
该设计核心在于如何使PM模块能根据某种算法来自适应地预测电流的需求,而且预测的响应时间、额外功耗都比较小,即达到适时、恰好的电压要求。对于自适应算法,可选取图2所示的简单前向线性预测。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88837.htm

3 仿真实验与结果
图3给出系统模型。构造这样一个系统,使得测试将按事先在开发板上的运行给定benchmark程序。测试得到的功耗参数,则按CPU负载折算成为归一的nop和mac两种类型指令程序,这两种指令在测试向量中间或分布。CPU行为模型执行相关程序,该模型只能取指令,执行2级流水。对于nop操作,在执行阶段进行nop;对于mac:操作,在执行阶段对固定数据进行mac,这样即可简化设计。CPU BM采用Verilog进行编写。CPU有一条AHB总线,对memory进行访问控制。MEM模块采用ahb接口,存放编译好的二进制指令,并固定频率。PM Model对CPU BM的翻转率进行monitotor在监控各阶段的翻转率后,作为输入流入自适应滤波器,计算得到所需的调节电压,给PS Model;同时输出翻转率,给PC Model。

PC Model将翻转率、时钟、电压作为输入,用于计算系统功耗。PS Model按照PM发出的电压调节指令进行电压频率调节。由于是rtl Model,所以电压调节是不可见的,只是按照实际情况,若电压从低到高,则先调节电压,再调节频率;反之亦反。
对于自适应选取的电压,可按图4予以实现。表2给出按照130 nm工艺实现电压时,CPU与总线频率的关系。在调节电压时,时钟被停顿若干时钟周期。假设电源网络的RC参数不变,则认为电压切换与切换电压差成正比,如图4所示。

对于前向预测的步长,按照实时操作系统的节拍,从1~50 ms进行调节。通过实践,可得图5所示不同步长下的不同功耗数值,同时每次切换的额外开销也计算在内。
由图5可见,对功耗、效率与调节步长都有一定的关系,合理选取调节步长后,可得效率与功耗的均衡。采用步长为25 ms时,功耗不到的25%,而效率损失只有1/3。由此可见,在CPU资源总负荷利用率为30%时,该步长相对较为合理。

4 结 语
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动态电压频率调节方式,构造了与之对应的系统模型。在计算机上对该模型进行了模拟实验,得到一组均衡的前向预测参数。实验结果验证了自适应动态电压频率调节方式的有效性,给出了评估动态电压频率调节仿真的有效途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