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模拟技术 > 设计应用 > 基于FPGA的一种新型8通道数据采集系统

基于FPGA的一种新型8通道数据采集系统

作者: 时间:2010-03-15 来源:网络 收藏

 从第17个工作时钟开始,在每个时钟的下降沿MAX1300输出A/D转换后的数据。数据接收模块RECEIVE在SCLK时钟作用下对数据接收。接收机制采用通用UART设计机理,用16倍SCLK的时钟RDCLK对每位数据进行16次采样。若高电平采样次数超过10次,则认为为“1”,否则为“0”。当16位数据接收完毕时,模块将其转换为并行数据输送给数据处理模块PROCESS。
MAX1300工作时序如图5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88312.htm


  为了防止A/D数据采集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产生各种干扰(如尖峰干扰),采用类似于中值滤波的处理方法。设计中添加PROCESS模块对数据进行处理。采集数据时,每个采样10组,每组采样3次。将每一组的中值取出后求其平均值,作为此次采样数据的值。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去除了外界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也为CPU进行下一步滤波减轻了负担。PROCESS模块对数据处理后,FIFOCS信号不变低,根据AD_CONTROL给出的CHANNEL信号,在FIFOCLK时钟作用下将数据写入对应的FIFO中,每路数据对应一个FIFO模块。
  PROCESS模块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在相应FIFO中,TMS32028335在适当时刻进行读取。读取数据时, CS和RD信号变低,根据地址线A2~A0,内部通过译码产生RDCS1、RDCS2等信号(内部译码部分图5中未标出),从相应FIFO读取相应通道的采集数据。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8,适合应用在高精度伺服控制系统中。详细介绍了A/D转换模块和CPU硬件设计电路,采用完成整个电路时序控制工作。同时,在内部设置数据预处理模块,对所采集数据进行前置处理,减轻CPU负担,加大其数据处理的能力。经实际工作测试,该设计很好地完成8通道、16位数据采集处理工作,达到系统指标要求。

参考文献
[1] ASHENDEN P J. VHDL设计指南[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 Altera Corporation. Cyclone Device Handbook,Volume 1, 2008,5.
[3] 韩西宁,许晖,焦留芳.基于FPGA的同步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电子技术应用, 2009,35(1): 89-91.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