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设计应用 > 一种高效率AC/DC变换器的实现方案

一种高效率AC/DC变换器的实现方案

作者: 时间:2010-11-16 来源:网络 收藏

  2 高效实现方案的思路与分析

  提高效率可以采用软开关、同步整流器等技术(电率将复杂化、成本将提高),即使如此,开关管的导通损耗很难进一步减小,常规技术的功率变换很难做得非常高,整机效率达到90%以上也不是容易的事。而且将来的开关电源必须符合有关功率因数的相关标准,因此一般需要加PFC。因此作者提出一种基于常规技术使效率超过93%的开关电源的解决方案。并完成样机及测试。

  2.1 解决方案的思路

  在效率方面,非稳压高于稳压、非隔离型高于隔离型、窄电压范同高于宽电压范围,因此高效解决方案可以考虑如下方案:PFC+非稳压半桥变换器+肖特基整流二极管。原理框图如图1。这是采用最常规的技术同时获得到最高的效率的实现方案。


  2.2 临界电流型PFC

  考虑电磁干扰及二极管的反向恢复造成的损耗等因素,小功率PFC宜采用临界电流型控制方式,本级可以采用MC33368或KA7524或其它适用于小功率输出的PFC控制IC。PFC除设置输出反馈以稳定输出电压外,设置PFC输出电压反馈防止输出反馈开路。正常工作时,仅输出反馈起作用,通过调节PFC输出电压稳定输出电压。

  当PFC的输出电压为400V时,输出纹波电压分别为1%、3%所需的滤波电容器约为:1.2μF/W和0.4μF/W,在通常的滤波电容的选择容量范围内。因此,经过PFC的预稳定的作用,其输出电压的稳定程度基本符合应用要求,后面的可以仅完成隔离作用即可。
  2.3 非稳压半桥变换器的零电压开关

  由于PFC级具备稳压功能,故隔离级采用非稳压半桥变换器,以尽可能地提高整机效率,主回路如图2(a)。非稳压半桥变换器的两开关管分别可以工作在近50%占空比,这时不仅开关管的利用率最高,而且实现了零电压开关。变换器的最小死区时间仅受开关管的关断延迟的限制。当非稳压半桥变换器工作在这种状态下,Q2导通期间电流流向如图2(b)。当Q2由导通变为关断,变压器的漏感电流不能跃变,由于Q2的关断,变压器的漏感电流分别对Q2、Q3的源/漏寄生电容充/放电,使A点电压由电源电压的高电位转变为低电位,使与Q3反并联的二极管D3导通,提供变压器的漏感电流通路,形成了事实上的零电压关断,如图2(c)。当变压器的漏感电流降到零前,使Q3导通(由于死区时间不到1μs,很容易满足),使Q3在“零电压”导通,如图2(d)。Q3关断、Q2导通的过程与上述描述相同,不再赘述,从而实现了“零电压”开关,使开关管的损耗几乎仅为导通损耗。本文的应用实例中,Q2、Q3选用IRFR320结温为100℃时的导通电阻为3Ω,满载时的工作电流约为300mA,导通压降为lV,占电源电压的0.25%。这样半桥的两个开关管的损耗可以小于整机输入功率的1%。隔离变压器由于工作在特定的工作状态,因而,其效率也非常高,大约为整机输入功率的1%。



关键词: AC/DC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