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整流技术及其在DC/DC变换器中的应用
(b)UIN=48V
(c)UIN=36V
图4 3种磁复位波形
图4(a)给出了当输入电压为72V时的漏极电压波形。在输出整流管上并联2.2nF的复位电容,可满足满载情况下的需要。初级绕组上的箝位电容取47pF。图中的T表示开关周期,D为占空比,tON=DT为DPA-Switch的导通时间。在tON时间段,高频变压器的正向磁通量增大,漏极电压达到最小值。在tRZ时间段高频变压器被复位,储存在高频变压器中的全部能量接近于零,漏极电压达到最大值。在tRN时间段,高频变压器的负向磁通量增大,此时复位电容和箝位电容向变压器电感放电。在tVO时间段内磁通量保持为负值,此时高频变压器初级绕组的电压为零,这是因为漏极电压与输入电压大小相等(都是72V)而极性相反,互相抵消了。在tVO时间段,负向磁感应电流通过次级绕组。
图4(b)给出了当直流输入电压为48V时的漏极电压波形。随着输入电压的降低,占空比开始增大。在tRZ及tRN时间段内的情况与输入电压为72V时的情况相同,但在tVO时间段高频变压器中的能量接近于零。
图4(c)给出了当输入电压为36V时占空比进一步增大的情况。由于漏极电压在tRZ阶段达到峰值,所以高频变压器的磁通量已复位到零。当DPA-Switch开启时它的漏极电压在负向磁通区域内。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漏极电压的峰值应低于150V。这个漏极峰值电压是由漏感和电感复位时所提供的。
2.3 箝位电路
当功率MOSFET由导通变成截止时,在开关电源的一次绕组上就会产生尖峰电压和感应电压。其中的尖峰电压是由高频变压器漏感(即漏磁产生的自感)而形成的,它与直流高压UI和感应电压UOR叠加后很容易损坏MOSFET。为此,必须增加箝位保护电路,对尖峰电压进行箝位或吸收。箝位电路分无源箝位、有源箝位两种。无源箝位电路主要有以下4种设计方案:
1)利用瞬态电压抑制器(TVS)和超快恢复二极管(SRD)组成的箝位电路;
2)利用阻容元件和超快恢复二极管组成的R、C、SRD箝位电路;
3)由阻容元件构成RC吸收电路;
4)由几只高压稳压管串联而成的箝位电路,专门对漏-源电压uDS进行箝位。
上述方案中以1)的保护效果最佳,能充分发挥TVS响应速度极快、可承受瞬态高能量脉冲之优点,方案2)次之。鉴于压敏电阻器(VSR)的标称击穿电压值(U1mA)离散性较大,响应速度也比TVS慢很多,在开关电源中一般不用它构成漏极箝位保护电路。
有源箝位DC/DC变换器的电路如图5所示。因电路中使用了有源器件MOSFET(V4)做箝位管,故称之为有源箝位电路。CC为箝位电容,V3为主功率开关管。由图5可知,当V4导通时因uGS3=0而使V3关断。当V4关断时uGS3使V3导通,就对由变压器漏感产生的尖峰电压起到了箝位作用。
图5 有源钳位DC/DC变换器的电路
下面介绍一种正激、隔离式16.5WDC/DC电源变换器,它采用DPA-Switch系列单片开关式稳压器DPA424R,直流输入电压范围是36~75V,输出电压为3.3V,输出电流为5A,输出功率为16.5W。采用400kHz同步整流技术,大大降低了整流器的损耗。当直流输入电压为48V时,电源效率η=87%。变换器具有完善的保护功能,包括过电压/欠电压保护,输出过载保护,开环故障检测,过热保护,自动重启动功能、能限制峰值电流和峰值电压以避免输出过冲。
由DPA424R构成的16.5W同步整流式DC/DC电源变换器的电路如图6所示。与分立元器件构成的电源变换器相比,可大大简化电路设计。由C1、L1和C2构成输入端的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可滤除由电网引入的电磁干扰。R1用来设定欠电压值(UUV)及过电压值(UOV),取R1=619kΩ时,UUV=619kΩ×50μA+2.35V=33.3V,UOV=619kΩ×135μA+2.5V=86.0V。当输入电压过高时R1还能线性地减小最大占空比,防止磁饱和。R3为极限电流设定电阻,取R3=11.1kΩ时,所设定的漏极极限电流I′LIMIT=0.6ILIMIT=0.6×2.50A=1.5A。电路中的稳压管VDZ1(SMBJ150)对漏极电压起箝位作用,能确保高频变压器磁复位。
图6 16.5W同步整流式DC/DC电源变换器的电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