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设计应用 > 面向对象技术在单片机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面向对象技术在单片机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 时间:2012-03-22 来源:网络 收藏

一般来说,监控程序的基本结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初始化部分;另一部分为监控循环实体。本把监控实体放在了定时中断子程序中,分析如下:(1)定时中断发生后,首先进行例行操作,即保护现场、重装定时器、调整时钟和执行定时作业等;(2)键盘查询和外围设备的信号输入:通过访问键盘获得有效的键盘操作信息或接受到外围设备的有效信号,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处理;(3)刷新显示:执行了一些功能模块,的状态和某些参数即发生了变化,本模块则将这些变化从显示屏上反映过来。(4)中断返回:恢复现场,返回主程序。

把监控实体放在了定时中断子程序中,当主程序在完成自检和初始化之后没有监控任务,便有了进入睡眠状态的条件,这样有利于节电和抗干扰。其流程图如图3所示。

9.gif
图4 监控实体流程图

3、结束语

本系统的采用了的分析,为同一类型的外部设备提供了统一的硬件和软件接口,可作为系统的通用平台。在使用本系统时,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加载某些模块(如A/D模块)和相应的驱动,并可以通过该系统自带的编程环境来编写自己的程序,大大并且缩短了系统的时间,提高了单片机系统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陈维兴.C++对象程序设计教程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
[2] 周航慈.单片机程序设计 [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