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IP over WDM光网络的解决方案
⑴ 以太网帧格式
目前局域网中主要采用以太网帧结构,此种格式下报头包含的网络状态信息不多,但由于没有使用造价昂贵的再生设备,因而成本相对较低。由于使用的是异步协议,故对抖动和定时不如SDH帧敏感。由于与主机的帧结构相同,因而在路由器接口上需对帧拆装分割、使数据帧和传输帧同步的比特塞入操作。
⑵ SDH帧格式
目前网络再生设备大多采用SDH帧格式。此种格式下报头载有信令和足够的网络管理信息,便于网络管理。但在路由器接口上针对SDH帧的拆装分割处理耗时,且采用SDH帧格式的转发器和再生器造价昂贵。现正在制定一种新的帧结构标准,称作SlimSDH。它提供SDH帧的许多功能是在报头位置、帧大小和分组大小匹配方面使用了更新的技术。
分组光交换技术是一种IPoverWDM光网络技术,由于其目前还不成熟,因此现有的分组交换单元是由电信号来控制,即电控光交换。其中,光的电路交换技术(OCS)已发展得较成熟,进入实用化阶段。但是,OCS光网络没有摆脱电路交换的局限性,且无法承载IP数据业务,所以光交换技术的最终发展趋势是光控光交换。分组光交换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光分组交换技术(OPS)、光突发交换技术(OBS)和光多协议标记交换技术(OMPLS)。
⑴ OPS
交换原理如图3所示,交换系统在输入接口完成光分组读取和同步功能,并将小部分光功率送入控制单元,来完成如光分组头的识别和净荷定位等功能;光交换矩阵为经过同步的光分组选择路由,最后输出接口完成光分组头的重写和光分组再生。OPS有着很强的适应突发数据和承载IP数据业务的能力,但其存在交换节点处难以实现精确同步和光缓存器技术还不成熟的问题。因此,OPS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
⑵ OBS
作为电路交换到分组交换的过渡,OBS克服了OPS的缺点,并且比OCS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资源分配的灵活性。光突发分组为可变长度,其突发数据包含2种分组:承载路由信息的控制分组和承载业务的数据分组。OBS网络的边缘处抵达的IP包将被封装成突发,首先在控制波长上发送控制分组,而在另一个不同波长上发送数据分组,如图4所示。控制分组中的控制信息要通过路由器的电子处理,数据分组则直接在端到端的透明传输信道中传输。这样就实现数据信道的带宽资源的动态分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