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混沌映射的图像加密算法研究
3.3图像剪裁测试
从解密后的图像中,剪裁掉右上角25%大小后的图像如图7所示,剪裁掉中间一个大小为100×100后的图像如图9所示。经解密后的图像分别如图8、图10所示。可以看出,对密文进行剪裁干扰后进行恢复,恢复后的图像也能很清楚地反映原始图像的一些特征,而且密文集中剪裁出的点都分散到原图像的不同位置,说明对图像的加密效果比较理想。
3.4图像相关性分析
为了分析原图像与密文图像的相邻像素相关性,在水平、垂直和对角线方向上分别从原始图像和密文图像中随机选择2000对相邻的像素点,并按照公式计算相关性,图11、图12分别是图像加密前后3个方向(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对角线方向)的相邻像素相关性。
表1为按3个方向计算所得的相关系数结果。由结果可知,原始明文图像相邻像素是高度相关的,相关系数接近于1.而加密图像的相邻像素相关系数接近于0,相邻像素已基本不相关,说明明文的统计特征已被扩散到随机的密文中。
本文提出基于双混沌映射的图像加密方法,充分利用混沌映射的性质实现图像的加密。相对于传统的单一混沌映射,密钥空间选择更广,提高了密钥流的线性复杂度,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图像加密的效果。实验及测试分析证明,本方法简单易行、可靠性和安全性较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