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EDA/PCB > 业界动态 > 中芯国际为半导体行业带来新转机

中芯国际为半导体行业带来新转机

—— 中芯国际要做好领头羊
作者: 时间:2011-03-06 来源:SEMI 收藏

  纵观世界各国与地区半导体业的发展历程,开初时都是依靠政府的支持成长,如美国、韩国及台湾地区都一样,只有产业进入良性循环之后,政府才开始放手,这是共同的规律。中国半导体业,尤其是高端的12英寸生产线目前尚未进入良性循环阶段。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17470.htm

  从目前中国的12英寸生产线产能统计,截止2010年底,分别为海力士月产170K片,英特尔15K,北京35K,上海8K及武汉9K。即总共月产237K片中,占22%。考虑到今年上海华力微通线,产能为12K,可见领头羊地位不可动摇。因此从国家角度要想尽一切方法给予支持与鼓励,而且目前正是关键时刻。

  中芯国际的两大困境

  中芯国际自09年11月王宁国执掌以来,己经明显呈有诸多变化,其趋势是向正常的方向进展。然而由于中国半导体业是处于一种独特的非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许多问题有“两难“的窘境,而且是没有任何先例可以借鉴,这一切对于中芯国际的核心领导团队是个考验,需要化时间去适应它。

  在诸多矛盾中有两件事相对突出,一是资金紧缺,第二个是实用IP不够。其中资金紧缺是最现实及紧迫。中芯国际首先要把融资的目标移至国内,理想的方案先争取从A股上市,然而学习京东方搞“定向增发”融资。但是由于在中国A股上市,有许多国内的规定,中芯国际尚需要时间来适应。比较易于成功的是从国开行贷款,然而6%的年利息相对于20%的毛利率负担太重。此外由于中芯国际的特殊地位,可以从国家专项取得资金,但是主要作研发使用。

  依中芯国际的目标,每年需20亿美元,但是近期王宁国在Q4法说会上表示2011年计划投资10亿美元,相比市场预测值8亿美元高,但与20亿美元仍有差距。

  另一件是实用IP不足,这将影响到客户订单。尽管中芯国际己经意识到IP问题的严重性,目前正试图采用一切可能方法,如购买、合作来加速改变局面。但是IP需要逐步积累,不可能急功近利的迅速解决问题。

  以下是中芯国际与台积电在先进制程(90nm and below)的市占率比较,从中可知中芯国际的前进道路上不会平坦。

  如依2010 Q3中芯国际的数据,其中90nm占16.2%,该部分的销售额为0.664亿美元,65nm占7.1%,该部分的销售额为0.291亿美元。而相比台积电于2010 Q4的数据,90nm占11%,该部分的销售额为4.15亿美元,65nm占31%,该部分的销售额为11.7亿美元及40nm占21%该部分的销售额为7.9亿美元。

  结语

  自2009年11月王宁国执掌以来,中芯国际的进步是可圈可点,值得庆贺。加上今年是国家十二五半导体规划首开之年,中芯国际实现盈利,开了个好头。未来它的目标实现需要各种条件的共同努力,相信前景是谨慎的乐观。总体上出于提高竞争力角度出发,从策略上中芯国际仍要加强研发及扩大投资,但是投资的大小要与先进制程的市占率相匹配,同时要兼顾国家产业发展的责任。

  中芯国际的成长道路是曲折的。它不但是处在一个非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下,有两难的窘境,而且一定会有外来的干扰。但是仍要相信会有相当积极的方面,正如国外有些评论家所言,中国政府的执行力是强大的,认准要办的事是一定能办到的。所以相信在涉及国家安全的大前提下,中芯国际的资金等矛盾能够得到妥善完满的解决。而对于中芯国际,除了要迅速改变它的自身形象,以及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进步作出实在的贡献之外,比较紧迫的是要聚集更多的优秀人材,提高投资与工作的效率,以及由于整个产业的变化速度太快,中芯国际如若不能以快制胜,将丧失时机与机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中芯国际 IC设计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