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与AMD和解给芯片产业带来了什么
芯片产业发展呼唤公平竞争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00266.htm芯片业位于整个IT产业链条的上游,对IT产业、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带动作用。然而芯片产业近年来的发展却极为畸形,呈现英特尔一家独大的局面,位列第二位和第三位的AMD和威盛对英特尔根本构不成威胁,因此无法形成良性竞争的局面,而畸形的行业格局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公平竞争导致的。在英特尔与AMD和解之后,威盛副总裁徐涛说,“我们希望透过这件事情能够有所改变,因为我们认为CPU这个产业绝对需要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形成这样的公平竞争环境,能让整个产业更健康地发展,不仅对威盛有帮助,对于中国整体的芯片产业、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威盛是英特尔垄断行为的受害者之一。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威盛近年来的低迷,一定程度上正是由于英特尔的反竞争行为。而国内另外一家企业龙芯,也因为英特尔等厂商的绝对垄断地位,而在产业化的道路上举步维艰。龙芯产业化基地负责人张福新曾对媒体表示,当初正是畏惧英特尔的专利大棒,他们才选择了 MIPS处理器架构,绕开了风险。但是,也正由此龙芯至今没有进入主流市场,只能在边缘徘徊。
因此,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成为芯片产业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那么,肩负这一任务的主体应该是谁?是业内企业还是政府组织?此次AMD接受英特尔单独和解的事实提供了答案。AMD此前一直在全球范围内鼓动对于英特尔的反垄断诉讼,但却在针对英特尔的反垄断起诉发生一周后迅速与英特尔和解,无疑是出于自身利益考量,而没有顾及公众利益和产业利益。与之相反的是,在英特尔和AMD和解之后,欧盟委员会和纽约州总检察长均表示,将继续起诉英特尔。
很显然,AMD和欧美发垄断组织对与英特尔和解一事的态度截然不同,是因为两者的站位不同。AMD代表自身企业利益,而政府,是公众利益的代表。消费者利益以及产业利益,是政府决策的基本依据。尽管英特尔和AMD达成和解,但是芯片市场垄断的局面仍然没有改变,对于消费者乃至整个产业潜在的伤害仍然存在,而这恰恰是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以及库默坚持诉讼的原因所在。
这也给相关政府部门的反垄断行为提供了某种借鉴,相关法律界和企业界人士也提出了各自的建议。就在此次和解事件发生之后,上海中汇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律师游云庭撰文建议商务部对于两者的和解进行反垄断审查。游云庭律师指出:两家和解,有组成卡特尔的嫌疑;而两者在市场上的占有率超过了90%以上,很有可能对于其他竞争对手如威盛、龙芯以及PC制造商的利益产生影响。
威盛的徐涛则呼吁更多的公权力介入,他认为“如果没有全球各地区相关机构对于英特尔的调查和诉讼,我相信他们没有办法这么快达成和解,所以对于反垄断工作,政府公共权力的介入还是很重要的。当然我相信英特尔在中国市场上也存在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希望有关部门也能给予相应关注,支持中国高科(600730,股吧)技产业形成更加积极、健康、有活力的公平竞争环境。”
而事实上,从目前的行业格局和发展态势来看英特尔的垄断行为对于国内芯片产业的影响已经凸显。因此,通过对于反竞争行为的制止,打造更利于发展的产业环境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在这方面,欧盟和美国的相关机构的做法值得研究和借鉴,相信已经引起了国内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