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智能计算 > 业界动态 > 我把隐私"喂"给ChatGPT,却对谷歌AI说了"不"

我把隐私"喂"给ChatGPT,却对谷歌AI说了"不"

作者: 时间:2025-05-27 来源:网易科技 收藏

5月27日消息,彭博记者体验Open最新“记忆”功能后认为,该功能显著提升了的个性化服务和使用便利性,目前带来的便捷体验值得承担一定的风险。不过,记者也对人工智能持续扩大个人数据存储的趋势表示警惕,认为用户保护仍需关注。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2505/470844.htm

以下是翻译内容:

自从上个月Open面向大众推出最新的“记忆”功能后,就开始记住了我各种不同寻常的信息。此前,这个聊天机器人在回忆过往对话细节时还很有限,如今却能调用我整个聊天历史来定制它的回复。比如,现在知道我的家庭住址、狗的名字、最喜欢的电视节目、饮食习惯、旅行计划、家人的健康状况,甚至知道我妻子将在今年七月迎来我们的第二个孩子。

高度个性化的人工智能时代正在迅速到来。就在上周,微软公司预览了第三方工具如何即将集成进Windows,并访问你的文件系统以提供定制化桌面服务。与此同时,在年度开发者大会上,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介绍了Gemini AI即将上线的“个人情境”新功能,该功能可以挖掘Gmail、Docs、Drive及搜索数据,为用户带来个性化体验。

几乎所有主要消费级AI厂商都在通过这种方式提升自家AI产品体验:利用你在其生态系统下各类应用和设备中的账户数据。你是否愿意接受这种安排,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软件开发者的信任,以及AI越发了解你生活后能带来的实际好处。就我个人而言,目前为止,这些个性化结果让我觉得风险是值得的,但我依然担心AI记忆的规模会不断扩大。

最初,AI聊天机器人对你几乎一无所知。、OpenAI等科技巨头当时正专注于完善自家大语言模型和防护机制,光是解决自有大模型和知识图谱带来的幻觉问题就已应接不暇,更别提让AI在回复中融入个人用户数据的技术挑战和相关隐私顾虑了。最早,ChatGPT基本只能记住每个对话线程中你分享的信息:只要开启新对话,它就会从头开始,哪怕是几秒钟前的对话内容也会被遗忘。

这种设计曾让人相当头疼,尤其是当你在手机和笔记本上频繁使用ChatGPT时。你不得不反复翻找旧对话,才能在某个话题上继续交流,或者不得不一次次提醒它你们聊到哪里。直到去年OpenAI开始测试“记忆”增强功能,我才终于不用再重复那些基本信息。虽然我自2023年中期就已付费订阅,但ChatGPT说直到2024年11月才把我的名字存入了对话记忆库。

真正的便利是在六周前到来的,当它开始基于我完整的对话历史来生成回复。我今年春天一直在用ChatGPT帮忙打理花园,它能精准记录播种和浇水的时间,结合天气给出建议,还能比较植物生长前后的照片。它知道我是F1赛车迷,回答我的F1历史问题时也总是极客范十足。最近我咨询感冒症状用布洛芬还是对乙酰氨基酚更好,ChatGPT还特意提醒:如果我是替怀孕中的妻子问,孕晚期最好别用布洛芬。

听上去有点渗人?确实如此,但这也展现了未来真正个人化AI助手的图景。让我能接受这种模式的原因,是我清楚自己在对话中都输入了哪些数据,也随时可以查阅和删除聊天记录与记忆。作为一款独立订阅应用,ChatGPT目前(还)不会用我的数据来卖广告。

相比之下,多年来我在生态通过搜索、Chrome、Gmail和云存储无意中分享了大量数据。讽刺的是,这让Gemini有潜力成为对我来说更强大、更全面的数字助手,但也正因如此,我犹豫要不要把所有信息一次性交给一个接入谷歌众多服务、未来很可能会用于广告的AI。

在谷歌开发者大会上,皮查伊强调Gemini的个性化AI体验会保持隐私、透明并完全由用户掌控。但当我在他主题演讲后准备开启这一功能时,弹窗却提醒Alphabet旗下的谷歌将会为此处理我的个人数据,并附上了冗长的隐私政策链接。

最终,我选择了拒绝。



关键词: ChatGPT 谷歌 AI 隐私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