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EDA/PCB > 业界动态 > ​迎接Chiplet模块化生态 中国台湾可走虚拟IDM模式

​迎接Chiplet模块化生态 中国台湾可走虚拟IDM模式

作者:时间:2023-10-26来源:CTIMES收藏

随着3D-IC与异质整合的技术逐步成熟,半导体芯片的设计也进入了新的转折,不仅难度大幅提高,同时成本也水涨船高,这对当前的IC设计业者产生了不小的压力。对此,半导体产业链将需要一个新的营运模式,来应对眼前这个新时代的芯片设计挑战。
对此,CTIMES【东西讲座】特别举行「:群策群力造芯片」的讲题,并邀请工研院电子与光电系统研究所副所长骆韦仲博士亲临,剖析何谓,而工研院又将如何与中国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合作,一同建立的模式。
对于虚拟IDM这个名词,骆韦仲解释,之所以会虚拟IDM的发想,其实也跟工研院的发展历程有关。骆韦仲表示,工研院旗下其实包含许多的单位,也各自进行不同的任务,包含有设计、制造,以及验证的部门,几乎就是一个IDM的架构,但又不是真的IDM,就像是一个虚拟的IDM。
到底什么是虚拟IDM?骆韦仲博士以相对比的方式来解释,他指出,虚拟IDM的英文是「Rapid S/W H/W Modular Design, Simulation, Prototyping and Manufacturing」,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关键,就是设计是采用模块化(modular)的方式来进行,已经不再是个别单一芯片的模式。
因此,对虚拟IDM模式来说,发展小芯片()的设计架构将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透过把多个同质或异质的小芯片模块连接起来,进而提升单一芯片的效能,而这就需要从IC设计端开始发起。
骆韦仲表示,小芯片的设计模式是一个全新的模式,因此也需要全新的生态系统(ecosystem)来支持。也由于是新的开始,这里面就充满许多新的机会,包含EDA设计工具、IC设计服务与IP等。目前全球的半导体产业也正在积极推动这一个项目。因此,在系统需求越来越强烈的情况下,如何快速整合这些软硬件模块,并且进入量产阶段,就是虚拟IDM能否成功关键。
骆韦仲以工研院为例说明,他指出,当有一个系统需求产生时,工研院内部的设计团队就会展开一个完整流程的设计,就宛如一个IDM般,但里头后续的设计制造流程仍是与现有的产业链相连结,只是这里面各个环节仍需要重新被定义和落实。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310/452115.htm

走向多芯片整合设计 成立产业联盟实现共创
也因此,未来的芯片设计将会走向多芯片(chiplets)整合设计的模式,其效能也会非常接近系统单芯片(SoC),尤其是在特定场景,例如工业应用和智能系统等,将会更加的显着。而这里头将会衍生许多的新科技和新技术,像是异质整合、2.5D和3D-IC等。
至于如何具体来实现虚拟IDM的模式,骆韦仲指出,中国台湾拥有非常完整的产业链,是具备实现虚拟IDM的潜力,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否建立一个可编程的封装模式(programmable package),包含多模块模块(multi-modal package)和可编程的SiP。也就是底层的可编程芯片是通用的,但上面的IC则是可以变化、随意组合的,就像是硅晶圆的「面包板」,允许芯片设计者自由进行开发。而这个概念工研院也已经实际开发出来,并初步进行了验证。
骆韦仲表示,虚拟IDM要成功,需要产业界的共同投入,除了底层的可编程标准需要有共识外,再者就是需要丰沛的小芯片IP和设计再利用,因此产业界的共襄盛举将是成功的必备要素。
对此,工研院也将成立产业联盟,携手半导体业者共同推动落实此一模式,包含系统、封装制程、以及基板、设备和材料等。实现像是「多芯片接驳车(chiplets suffle)」、「软件定义芯片」和「数字制造」等新的半导体模式。



关键词: Chiplet 虚拟IDM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