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市场分析 > 2005年中国手机面板趋势分析

2005年中国手机面板趋势分析

——
作者:张劭农 时间:2006-05-25 来源:工研院IEK-ITIS计划 收藏
 
一、        前言

2005年中国市场内销量为8,300万支,另截至2006年3月中国信产部统计数据,中国行动电话用户(GSM/CDMA)为4.04亿户。中国市场对全球产业链有深远影响。本文统计2005年中国手机面板相关趋势,提供相关面板及零组件厂商思考,未来手机面板发展之趋势建议。

二、        手机面板趋势分析

(一)中国手机面板分辨率分布

目前中国手机面板分辨率仍以65K色为主流占65.4%,部份高阶产品则为26万色约占10%,在分辨率方面,GSM手机与CDMA手机差距不大,显示目前手机面板发展较具一致性,手机制造商仍受限于面板供货商所能提供之显示技术及面板供货。(见图1)


资料来源:工研院IEK-ITIS (2006/03)

图1  2005年中国手机面板分辨率分布

(二)手机面板分布

在面板材质技术选择上则呈现较多元化发展(详见图2),STN(Super TN)在GSM手机占52%、CDMA手机则占43.5%,但STN响应速度慢于TFT,色彩锐利度也不足,但耗电量及成本较低,主要为中低阶手机应用。

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在GSM手机占42.1%、CDMA手机则占38.4%,其特色为反应时间快,色彩饱和度是目前屏幕材质中效果较佳,主要运用在高阶产品。

UFB(Ultra Fine & Bright)在GSM手机占14%、CDMA手机则占4.1%,其特点为超薄和高亮度,同时UFB对比度是STN两倍,在65,536色时亮度与TFT不相上下,而耗电量比TFT少,成本则与STN相当,为结合TFT与STN优点之技术,但在成本效益方面仍有其技术限制。

TFD(Thin Film Diode;薄膜二极管),在GSM手机占4.1%、CDMA手机则占0.5%,质量在TFT和STN之间,特点在于高画质、超低耗电、小型化、动态影像的显示能力以及快速的响应时间


资料来源:工研院IEK-ITIS (20006/03)

图2  2005年中国手机面板材质分布

 

 

三、        结论

总体而言,中国手机面板主流分辨率在65K色,未来将朝向更高画质前进(High Definition)。在材质技术上,2005年Sanyo Epson提出行动用显示器基本性能必需符合以下要求: 

n           必须能在任何环境下正常运作。不受周遭光线条件影响,都应有清晰的对比及显示效果。

n           低功耗、延长待机时间。

n           必须满足薄、轻、小,且利于配合各种类型手机机构设计。 

n           高可靠度,能在各种恶劣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运作。

中国手机面板在材质技术上呈现STN、TFT、UFB相争的局面,但STN在未来分辨率演进下将逐渐被淘汰,TFT未来将成为26万色主流面板技术,但如UFB、LTPS、OLED及SHARP新发展技术-CG Silicon将在下一代手机面板技术竞争,CG Silicon呈现画质比TFT更细致,且在户外强光下仍能清析显示色度,目前仅在SHARP产品使用。

随着手机机构设计更加多元化(包括超薄、折迭、滑盖、旋转等多种形式),以及手机本身的娱乐重要性增加(如各项影音加值服务、游戏、GPS等),手机面板也需配合此一发展趋势,在中国手机产品外观设计上,GSM手机部份折迭机型占82.6%、直板机型占11%、其它类型则占不到10%,显示中国GSM手机消费者仍使用东方人偏好之贝壳机(Clam-shell),而在CDMA手机部份,折迭机型占53.6%,直板机型则占40%,在CDMA手机为高阶产品的倾向下,使折迭机型并未被突显。

IEK认为未来中国智能手机等高阶商务或影音娱乐应用手机,面板尺寸将朝向2.2~2.8吋发展,低阶手机市场则以1.6~1.8吋为主流,双峰发展将是中国市场之必然特色。而滑盖机有机身小面板大的特性,在滑盖机概念主要推广者韩国厂商加速进入中国市场对手机面板的影响也值得关注。未来中国手机面板发展重点在于满足面板尺寸加大、面板画质提升、薄型化及低价化等趋势。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