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苹果发布了一款颠覆性的产品 —— M1 Ultra芯片,不管是宣传上还是工艺上,都能够看出苹果对它寄予了厚望。M1 Ultra采用了苹果创新性的UltraFusion封装架构,通过两颗M1 Max晶粒的内部互连,打造出一款性能与实力都达到空前水平的SoC芯片,可为全新的Mac Studio提供令人震撼的算力,同时依然保持着业内领先的能耗比水平。M1 Ultra性能如何?M1 Ultra支持高达128GB的高带宽、低延迟统一内存,晶体管数量达到了惊人的1140亿个,每秒可运行高达22万亿次运算,提
关键字:
苹果 UltraFusion 芯片 M1 Ultra
苹果召开2022 年春季新品发布会发布了全新配色的iPhone 13和iPhone 13 Pro、全新iPhone SE、M1 Ultra 芯片以及Mac Studio 和Studio Display 共6 款新品。iPhone 13 和iPhone 13 Pro 将于本周五开始预定,3 月18 日发货。 小屏旗舰新iPhone SE, 扩大 iPhone 系列价格区间 iPhone SE 3扩大iPhone 价格区间至中低价格带,A15 芯片搭载和5G 支持是核心特色。根据Omdia 数据,iPhon
关键字:
M1 Max M1 Ultra 芯片 苹果
昨日凌晨的苹果春季发布会上,苹果发布了最强的 “M1 Ultra”芯片。在大会上,苹果公布了 M1 Ultra 芯片很多牛逼的参数,比如:晶体管数量1140亿颗;20核CPU(16 个高性能内核和 4 个高效内核);最高64核GPU;32核神经网络引擎;2.5TB/s数据传输速率;800GB/s内存带宽;最高128GB统一内存。M1 Ultra 是 Apple 芯片的又一个游戏规则改变者,它将再次震撼 PC 行业。通过将两个M1 Max 芯片与我们的 UltraFusion 封装架构相连接,我们能够将 A
关键字:
苹果 M1 Ultra chiplet
电源与能源管理对人类社会未来的永续发展至关重要。意法半导体汽车和离散组件产品部(ADG)执行副总裁暨功率晶体管事业部总经理Edoardo MERLI指出,由于全球能源需求正在不断成长,我们必须控制碳排放,并将气温上升控制在1.5度以下,减排对此非常重要,但要实现这些要有科技的支持,包括可再生能源的利用,ST对此也有制定一些具体的目标。 意法半导体汽车和离散组件产品部(ADG)执行副总裁暨功率晶体管事业部总经理Edoardo MERLI仅就工业领域来说,如果能将电力利用效率提升1%,就能节省95.
关键字:
ST GaN SiC
说起安卓机皇,很多朋友自然而然会想到三星的Galaxy S系列,它总能用先进的配置和出色的体验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前不久发布的三星Galaxy S22 Ultra也正是这样一款产品。这款新机拥有全新一代骁龙8移动平台、5000mAh大容量电池、最新的Corning® Gorilla® Glass Victus®+、装甲铝边框等优势配置,不少消费者期待的S Pen也出现在了三星Galaxy S22 Ultra上。当然,屏幕也一直都是三星的“拿手好戏”,单单看这超窄并且近乎等边的边框就足见它的不同寻常。实际上,
关键字:
三星 Galaxy S22 Ultra 屏幕
搭配电动车市场的快速成长,近年环旭电子(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 601231)开始布局切入功率半导体国际大厂的电源模块的组装生产与测试,近期获得相当多欧美与日系客户青睐,预计在2022正式量产电动车用逆变器(Inverter)使用的IGBT与SiC电源模块。根据调研机构Canalys的报告指出,2021年上半年全球电动车销量为260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成长160%,成长率远高于全球整体汽车市场的26%。电动汽车市场成长带动关键功率半导体组件和模块需求,其中第三代半导体拥有高效低耗能、高频、高功率、高
关键字:
环旭电子 电动车用逆变器 IGBT SiC 电源模块
搭配电动车市场的快速成长,近年环旭电子(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 601231)开始布局切入功率半导体国际大厂的电源模块的组装生产与测试,近期获得相当多欧美与日系客户青睐,预计在2022正式量产电动车用逆变器(Inverter)使用的IGBT与SiC电源模块。根据调研机构Canalys的报告指出,2021年上半年全球电动车销量为260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成长160%,成长率远高于全球整体汽车市场的26%。电动汽车市场成长带动关键功率半导体组件和模块需求,其中第三代半导体拥有高效低耗能、高频、高功率、高
关键字:
环旭电子 电动车用逆变器 IGBT SiC 电源模块
基础半导体元器件领域的专家Nexperia,今天宣布推出650V、10A SiC肖特基二极管,正式进军高功率碳化硅(SiC)二极管市场。这对于高效功率氮化镓(GaN) FET的可靠供应商Nexperia而言是一项战略性举措,旨在扩展高压宽禁带半导体器件产品范围。 Nexperia的首款SiC肖特基二极管为工业级器件,重复反向峰值电压为650V(VRRM),持续正向电流为10A(IF),旨在为功率转换应用实现超高性能、高效率、低损耗。以及兼容高压的具有更高爬电距离的纯双引脚(R2P)封装,使该系列
关键字:
Nexperia 碳化硅 SiC 二极管
移动应用、基础设施与航空航天、国防应用中RF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Qorvo®,Inc.(纳斯达克代码:QRVO)今天宣布,已收购位于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领先碳化硅(SiC)功率半导体供应商UnitedSiC公司。对UnitedSiC的收购扩大了Qorvo在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EV)、工业电源、电路保护、可再生能源和数据中心电源市场的影响力。UnitedSiC公司将成为Qorvo基础设施和国防产品(IDP)业务之一,将由Chris Dries博士领导,他曾是UnitedSiC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现任Qorv
关键字:
SiC 电源
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 N.V.)近日宣布其CAN信号质量提升(SIC)技术已用于TJA146x收发器系列中,并已经成功应用到长安汽车最新的平台中。恩智浦的CAN SIC技术有效提升了CAN信号质量,使CAN FD网络能够在更大型复杂网络中运行,实现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这项经济高效的技术能够扩展CAN FD的潜力和灵活性,从而应对下一代汽车的网络挑战。中国汽车制造商长安汽车是第一家在生产中采用恩智浦的CAN SIC技术的汽车客户。● 长安汽车成为第一家采
关键字:
OEM SiC
碳化硅具有高热导率、高击穿场强、高饱和电子漂移速率等特点,可以很好地满足新能源汽车电动化发展趋势,引领和加速了汽车电动化进程,对新能源汽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市场导入期到产业成长期过渡的关键阶段,汽车产销量、保有量连续6年居世界首位,在全球产业体系当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碳化硅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为碳化硅产品的技术验证和更新迭代提供了大量数据样本。
关键字:
碳化硅 新能源汽车 功率半导体 202110 MOSFET SiC
以GaN和SiC为代表第三代半导体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Si和GaAs等第一、二代半导体材料也仍在产业中大规模应用。但不可否认,第三代半导体确实具有更多的性能优势。
关键字:
碳化硅 SiC 氮化镓 GaN 宽禁带 WBG
近年随着电动汽车产业崛起,碳化硅(SiC)功率半导体市场需求激增,吸引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关注,国际间碳化硅(SiC)晶圆的开发驱使SiC争夺战正一触即发。与硅(Si)相比,碳化硅是具有比硅更宽的能带隙(energy bandgap,Eg)的半导体;再者,碳化硅具有更高的击穿电场 (breakdown electric field,Ec),因此可被用于制造功率组件应用之电子电路的材料,因为用碳化硅制成的芯片即使厚度相对小也能够经受得起相对高的电压。表一分别示出了硅和碳化硅的能带隙(Eg)、击穿电场(Ec)和电
关键字:
意法半导体 Norstel AB 碳化硅 SiC
半导体材料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材料,一代材料、一代技术、一代产业,半个多世纪来从基础技术层面支撑了信息技术翻天覆地的变化,推动了电子信息科技产业可持续蓬勃发展。同样地,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科技产业发展需求又驱动了半导体材料与技术的发展。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及其应用第三代半导体是指以GaN、SiC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它是继20世纪50年代以Ge、Si为代表的第一代半导体和70年代以GaAs、InP为代表的第二代半导体之后于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即禁带宽度明显大于Si(1.12 eV)和Ga
关键字:
第三代半导体 SiC
1 汽车电气化的趋势和挑战汽车市场中与电气化相关的应用是减少交通碳排放影响的关键因素。中国领导人在2020年9 月提出中国要在2030年碳达峰,2060 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了实现碳中和,减少能源使用中的碳排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电能是清洁、高效的能源品种,用电能作为主要的能源消耗可以大幅减少碳排放。同时也要发展低排放的清洁能源作为主要发电的能源。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占比达10%,而公路运输占其中的74%,主要来自燃油车的排放。因此,发展电动汽车并逐渐从燃油车过渡到电动汽车对减少
关键字:
202108 SiC BMS
ultra c sic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ultra c sic!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ultra c sic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ultra c sic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