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NVIDIA宣布斥资400亿美元(2733亿元)收购ARM公司,这是近年来最大的一笔半导体收购案,影响很大,阻力也很大。对NVIDIA及ARM母公司来说,这次的收购最大风险来自法律审查,美国监管部门批准应该没问题,但是中国、欧盟及英国的变数很大。即便老黄信心满满,对交易获批很乐观,但是现实仍有可能被否决,导致交易无法完成,所以双方签约是有一定条件的。在400亿美元的收购案中,有20亿美元的签约费,需要NVIDIA先行支付。日前有报道称NVIDIA已经给软银公司支付了12.5亿美元的现金。剩下的还有7.
关键字:
Arm 英伟达 NVIDIA
周末,芯片市场出现了最大的爆炸性新闻:英伟达(NVDA)从近况糟糕的软银手中拿下了垂涎已久的ARM,帮助NVDA股价当天大涨5.8%。CNBC的当家主播Jim
Cramer周一表示,英伟达从软银手中收购Arm Holdings的举措将巩固该公司在半导体行业的主导地位。这两家公司在周日晚间宣布了这笔价值约400亿美元的交易,它将使英伟达得到ARM的控股权,后者是是苹果的iPhone和谷歌的Android手机供应链的一部分。Cramer在"Squawk
on the Street "
关键字:
Arm 英伟达 NVIDIA
9月1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为反对英伟达收购,Arm联合创始人Hermann Hauser创建了“救救Arm”网站。网站地址为https://savearm.co.uk/,Hauser在网站上刊登了一封对英国首相的公开信,并呼吁英国民众签署。在信中,Hauser表示,将Arm出售给英伟达会破坏Arm商业模式的基础。Arm就像是半导体行业中的瑞士,通过开放许可的方式与500多名客户进行合作。他们中的大多数是英伟达的竞争对手,其中还有很多英国公司。Hauser还提到,从长远来看,这关乎国家经济主权的问题。
关键字:
Arm 英伟达 NVIDIA
经过近三个月的猜测,多次反转、否认,传闻终于尘埃落定。北京时间 9 月 14 日,英伟达正式宣布将以 400 亿美元价格收购软银旗下的 ARM。如果交易最终达成,该笔交易将成为半导体行业史上最大一笔收购案。在当天举办的英伟达收购 ARM 在线媒体会上,英伟达 CEO 黄仁勋再次重申了收购 ARM 的意义所在,ARM 涵盖更加广泛的计算机生态系统设备门类,将进一步扩大英伟达的生态系统,对英伟达提高财务毛利率与每股收益方面也大有裨益。据了解,该笔交易达成后,ARM 将作为英伟达旗下部门独立运作,总部继续设立在
关键字:
Arm 英伟达 NVIDIA
NVIDIA昨日宣布,将以400亿美元收购ARM,创下了全球半导体市场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并购交易。人们不禁要问:NVIDIA究竟意欲何为呢?NVIDIA正式与软银集团达成协议,根据该协议,NVIDIA将从软银集团和软银愿景基金手中收购英国芯片制造商ARM,交易价值约400亿美元。如果交易能够顺利完成,按美元价值计算,这将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半导体交易。但实际上,仅仅基于美元价值来衡量这笔交易,可能远远低估了这笔交易的重要性。ARM是当前售出的几乎每一款智能手机的核心,从苹果iPhone到运行谷歌Andro
关键字:
Arm 英伟达 NVIDIA
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收购日本软银旗下英国芯片设计子公司Arm的交易,可能会遇到各国监管机构的严格审查。这些国家在贸易问题上争论不休,客户担心这笔交易将限制竞争,让Arm未来母公司获得不公平优势。在宣布400亿美元收购协议后,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和Arm首席执行官西蒙·西格斯(Simon Segars)在联合简报会上为合并进行了辩护,他们都承认自己的工作才刚刚开始。Sanford C.Bernstein分析师斯泰西·拉斯贡(Stacy Rasgon)表示:“黄仁勋可能正在经历一场攸关生死的战斗。考虑到Arm
关键字:
Arm 英伟达 NVIDIA
ARM要再次被收购了,很多人会说这笔交易将会被欧盟和中国否决掉,可是老黄和他的团队会想不到这个问题吗,这可能的最大半导体并购案真的会被否决掉么?
关键字:
Arm 英伟达 NVIDIA
RoboSense(速腾聚创)创立于
2014 年,是全球领先的智能激光雷达系统(Smart LiDAR Sensor
System)科技企业,合作伙伴遍布全球,产品技术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及高级辅助驾驶乘用车、Robo-Taxi、商用车、物流车、机器人、公共智慧交通、车路协同等场景。RoboSense 产品技术的领先建立在多学科多层级的技术积累之上。以市场为导向,RoboSense 为客户提供多种智能激光雷达系统解决方案,产品技术包括:MEMS 固态、机械式激光雷达,AI 感知算法,硬件融合技术等
关键字:
NVIDIA RoboSense AI感知算法
9月14日,NVIDIA官方正式宣布,将斥资400亿美元(股票和现金)收购ARM,打造AI时代的世界顶级计算公司。今晚,NVIDIA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发布致员工的一封信。信中,黄仁勋表示,从此刻开始,我们将携手ARM,共同打造AI时代首屈一指的计算公司。AI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强大的技术力量。从数据中学习,AI超级计算机编写着人类无法编写的软件。同时,令人惊喜的是,AI软件能够感知它所处的环境,推断出最好的方案,并自主执行。得益于此,这种新形式的软件将把AI计算推广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在未来的某一天,数万
关键字:
NVIDIA ARM
NVIDIA斥资400亿美元,约合2733亿元收购了ARM公司,今天这事已经刷屏了,NVIDIA对此雄心满满,然而对半导体行业来说,这次影响太大了。作为全球最重要的IP授权公司,ARM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中立、可靠,自己不生产CPU及GPU等芯片,苹果、高通、三星、华为等公司购买授权就可以推出自己的处理器。目前ARM架构的处理器已经统治了嵌入式及移动设备市场,还在抢占高性能桌面及服务器市场,前途不可限量。被NVIDIA收购有可能打破平衡,尽管NVIDIA表态会继续让ARM中立,保持第三方身份,自己也不设计CP
关键字:
NVIDIA ARM 开源CPU
NVIDIA 400亿美元重金收购ARM,今天在整个行业里掀起了滔天巨浪,尤其是被NVIDIA这家美国芯片巨头收购之后,ARM的对外授权政策会发生什么变化,是否会遇到出口管制,最为令人忧心忡忡。对此,ARM CEO Simon Segars明确表示:“我们大部分产品不受美国的出口管制约束,这不会随着美国母公司的改变而改变。”不过,ARM联合创始人Hermann Hauster对此不敢苟同,他之前就反对将ARM卖给NVIDIA,现在又直言这笔交易是一场灾难,对剑桥、对英国、对欧洲来首都是如此。他说:“这是最
关键字:
NVIDIA ARM
芯片制造商 Nvidia 已经同意从软银手中收购手机芯片设计商 ARM,两家公司周日宣布,这笔交易价值400亿美元。这笔交易将包括215亿美元的 Nvidia 股票和120亿美元的现金,其中包括签约时应付的20亿美元。 软银在2016年以314亿美元收购了 ARM,这是其有史以来最大的收购之一。ARM 最为人熟知的是设计了一种架构,用于许多手机的芯片,包括大多数安卓手机中使用的高通芯片,以及苹果 iPhone A 系列芯片。苹果还计划将其 Mac 电脑从英特尔芯片转向基于 ARM 的设计。 英伟达
关键字:
Nvidia ARM
NVIDIA新一代显卡向自己的上一代产品捅了一刀,但它真正要打击的,其实是竞争对手AMD。北京时间9月2日,NVIDIA发布基于安培架构的显卡GeForce RTX 30系列,包括RTX 3070、RTX 3080、RTX
3090三个型号。GeForce RTX
30系列不仅在性能、能效上,较上一代产品翻倍增长。工艺制程、显存、光线追踪、AI游戏体验在内的关键参数指标上也获得极大跃迁。更重要的是这一代显卡价格却保持不变。同上一代产品发布时候的“性价比”相比,GeForce RTX 30
关键字:
NVIDIA AMD
NVIDIA日前彻底完成了对Mellanox的消化吸收,将后者的网络产品和技术也纳入自己品牌旗下,曾经调侃的“NVIDIA网卡”竟然成真了。现在,AMD网卡也来了,类似于NVIDIA也是吸收外部资源,而且至少目前只是笔记本上的无线网卡。据报道,AMD正在与联发科合作,开发属于自己的Wi-Fi无线网卡,而且是最新的Wi-Fi 6。报道称,AMD之所以要进入网卡市场,主要是为自己的锐龙PRO商务提供支撑,支持更多企业级管理特性,而对标的对象自然就是Intel呈统治地位的Wi-Fi无线网卡产品和vPro博锐商务
关键字:
NVIDIA AMD 联发科
英伟达 CEO 黄仁勋在今日的 Geforce “厨房”发布会上公布了新一代 RTX30 “安培”系列显卡和一系列全新的显卡技术。一句话概括就是,性能震撼人心,价格也同样喜人。 显卡部分 本次发布会公布了三款 RTX30 “安培”显卡,情况分别如下。RTX 3070:性能与上代旗舰 RTX 2080Ti 平起平坐,售价 499 美元 20 Shader-TFlops 40 RT-TFlops 163 Tensor-TFlops 8GB GDDR6 2020 年 10 月发售RTX 308
关键字:
英伟达 RTX30 NVIDIA
nvidia介绍
NVIDIA概述
NVIDIA Headquarters, Santa Clara, CA NVIDIA 公司
NVIDIA公司中文名称:英伟达?
NVIDIA公司总部地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与Intel相邻)
NVIDIA公司的创始人和CEO——黄仁勋先生
NVIDIA公司中文网址:http://www.nvidia.cn/page/home.html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