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KE系统对于提高汽车的防盗性、控制性有重要意义。大多数RKE系统具有汽车防盗、报警功能以及用于汽车、行李箱的门禁控制,其中一些系统还包括遥控启动汽车和汽车寻找的功能。新一代RKE有望采用双向通信,安装在汽车内遥控车门开关PKE(Remote Keyless Entry)方案对于汽车的配置来说,已经作为一种标准配置,成为汽车不可或缺的部分。RKE系统对于提高汽车的防盗性、控制性有重要意义。大多数RKE系统具有汽车防盗、报警功能以及用于汽车、行李箱的门禁控制,其中一些系统还包括遥控启动汽车和汽车寻找的功
关键字:
RF RKE 遥控 射频 CPU
近日,NEC推出两款新品容错服务器“Express5800/320Fd-MR”和“Express5800/320Fd-LR”,是在容错服务器 “Express5800/ft”上采用了Intel (R) Xeon(R) 四核处理器(注1),较之以前同类产品,处理性能提高了约20%左右(注2)。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可以配合VMware公司9月即将发布的虚拟软件VMware ESX(注3)使用,是最合适的具有高可靠性的综合服务器平
关键字:
NEC 容错服务器 处理器 CPU
传统的GPU(图形处理器)厂商NVIDIA正式向CPU(中央处理器)“老大”英特尔发起了攻势。
6月1日,NVIDIA(NASDAQ:NVDA)发布了两款全新的Tegra系列处理器,面向微型计算设备的同时,也针对移动互联网设备(简称“MID”)市场,而MID却是由英特尔最先提出来,英特尔即将发布的Atom芯片就是为MID量身定做。
如今,在MID芯片上,NVIDIA捷足先登,着实令英特尔大跌眼镜。事实上,NVIDIA的志向不仅局限于MID,C
关键字:
NVIDIA CPU 英特尔 处理器 GPU
6月10日消息,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和IBM的科学家本周一公布了世界上首台运算性能达到每秒1000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据国外媒体报道称,IBM表示,这台名为Roadrunner的超级计算机的性能是IBM为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研制的吉基因系统的两倍。
美国核安全管理局局长托马斯·达戈斯蒂诺(Thomas D'Agostino)表示,这台超级计算机是速度之王,我们可以利用它解决异常复杂的问题。但该局的官员表示,Roadrunner也可以广泛用于民用目的,例如医疗、开发
关键字:
IBM 计算机 NB
6月3日,有着“IT产业的黄金周”之称的2008年台北国际电脑展如期而至。作为与德国汉诺威通信和信息技术博览会(CEBIT)齐名的全球最大电脑展之一,一年一度的台北国际电脑展总会吸引英特尔、惠普、索尼等众多业界巨头前来参展。据了解,本次展会有包括电脑系统、主板、零组件、通信、周边设备、显示设备、输入设备、存储设备、软件以及配件厂商在内的近2000家知名企业参展,共计4000个展台,为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每年的台北国际
关键字:
华硕 英特尔 GPU CPU nVIDIA
2008台北电脑展开幕前夕,Nvidia组织了一个新闻发布会,揭开了新品牌Tegra的神秘面纱。Tegra号称电脑单芯片(Computer-on-a-Chip),集ARM CPU、Nvidia GPU以及音频视频处理器等于单独一块芯片之上,这款芯片主要面向智能手机、移动网络设备以及类似EeePC的笔记本电脑等产品。随着Tegra品牌正式发布,Nvidia于今年二月份发布的APX 2500也会更名为Tegra APX 2500。
图为Nvidia集团的营销副总裁Rob Csongor和移动事业
关键字:
Nvidia ARM CPU GPU Tegra
6月4日消息,英特尔Atom处理器成为了本月在台湾举行的Computex展会的关注焦点。一些微型笔记本电脑厂商推出了多款采用英特尔Atom处理器和配套的芯片组的微型笔记本电脑。虽然所谓“netbook”笔记本电脑市场目前还很小,但是,英特尔认为2008年将是笔记本电脑销售量超过台式电脑的第一年。
英特尔副总裁JohnMaloney对Computex展会的参加者说,许多人都渴望一直保持在线连接,并且把个性化的移动技术作为满足这种需求的方式。
Maloney在题为《个人
关键字:
英特尔 Atom NB 华硕 宏基
【赛迪网讯】6月3日消息,Nvidia已经加入了日益增多的生产低功率便携式笔记本电脑的厂商的行列。以生产图形芯片著称的Nvidia展示了两款用于微型笔记本电脑的Tegra处理器。
Nvidia称,配置这种处理器的设备能够浏览互联网、播放高清晰度视频并且能够玩需要强大的图形功能的游戏。
推出这种处理器芯片将使Nvidia与已经推出类似的Atom处理器的英特尔展开直接的竞争。
Nvidia称,它将在6月3日至7日在台北举行的Computex展会上详细介绍Tegra 600和650处理器的
关键字:
nVIDIA CPU 英特尔 AMD NB Atom
引 言
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有很多种,但是市场产品的主流一般选择两种方案:一是基于CPU和专用的视频编解码ASIC芯片。该方案选择以ARM为核心的CPU和专用媒体处理芯片搭建。优点是开发时间相对较短,但由于采用ASIC,灵活性较差,产品一旦定型,很难更改。二是采用面向媒体处理的专用DSP。其开发时间不长,优点是由于算法是软件代码,所以可以不断对产品性能进行升级,重复开发成本较低。由全球最大的DSP制造商德州仪器(TI)推出的TMS320DM642(以下简称DM642)作为一款高性价比、专用于多
关键字:
多媒体 处理器 视频监控 ASIC CPU DSP CCS DM642
近期记忆体业者常幽默指出,以后DRAM和NAND型快闪记忆体(Flash)产业可能只有2种方法可带动价格,一是每年1次的晶圆厂跳电事件,带来的“自然减产机制”,使得上游供给减少,二是记忆体厂制程凸捶,导致的供给大减,尤其DRAM产业这么依赖个人电脑(PC)的成长性,很难再出现需求大好的情况,只好想尽办法让供给减少,维持价格秩序。
意外事件+制程出错 稳定价格的捷径
2007年8月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厂房意外电线走火,导致NAND Fla
关键字:
存储器 DRAM NAND 晶圆 三星 海力士 NB DT
据中国台湾媒体报道,业内人士称,计算机微处理器制造商AMD将从今年下半年起,把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和图形处理器( GPU)产品外包给全球第一大合同芯片制造商中国台湾TSMC 公司,
消息人士透露,尽管AMD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Hector Ruiz)在最近举行的投资者会议上没有谈到任何产品外包的计划,但TSMC 已经开始测试SOI制造过程,目的很明显,是为了获得AMD的Fusion CPU的生产订单。
AMD的合作伙伴透露,增加产品外包业务将使AMD销售某些芯片制造设备,
关键字:
AMD CPU GPU 台积电
系统级设备往往是能耗的最终反映。在考虑功耗降低时,往往需要从四个层次来考虑。在近日旧金山举行的Electronic Summit2008上,Cadence公司低功耗市场行销总监Mohit Bhatnagar举例了数据中心设备的低功耗考虑。
第一是服务器中心,即绿色电网的问题,如果你采用相同的IC、工艺、软件,你能让设计出的数据中心的功耗更低吗?数据分析表明,考察一个数据中心时,45%的功耗出现在服务器元件上,诸如存储器或CPU;另外的45%则是用于冷却它们。因此,其中90%的功耗是半导体集成电路
关键字:
功耗 CPU SoC
O 引言
随着现代电子产品,特别是便携式电子产品在噪声、干扰及功耗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许多新型微处理器、CPU、MCU和DSP等系统核心器件的供电电压要求越来越低,但为了能够处理更多的接口和外设数据。其电流要求则相对增大。到2007年,PC机将要求DC/DC转换器能在O.95V时提供高达200A的电流。为此,飞兆半导体公司开发出以多个模块组成的分布式电压凋节模块(VRM),其中每个模块都能提供高达每相40A的电流,且效率超过80%。本文介绍的FAN5240就是飞兆半导体公司为CPU主电源设计推出
关键字:
CPU 微处理器 可编程输出电源 FAN5240
1 JavaCard简介
智能卡是指集成了CPU、ROM、RAM、COS(芯片操作系统)和EEPROM,能储存信息和图像,具备读/写能力,信息能被加密保护的便携卡。智能卡的最基本标准是 ISO/IEC7816。智能卡在银行、电信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很多问题,主要有:各厂商指令集不统一;编程接口APIs太复杂;开发环境不通用,新卡开发都要熟悉开发环境;系统不兼容,专卡专用。由于开发门槛过高,影响了智能卡的发展。市场对智能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Sun公司提出了Java Card
关键字:
JavaCard CPU FPGA 智能卡
使用SBST进行故障检测时的系统基本要求
典型的SOC系统由若干IP核、用户定义逻辑(UDL)以及核间互联总线组成,其原理图如图1所示。为了对SOC中IP核间互联总线进行串扰故障的激励检测[1~3],在使用基于软件的自测试(SBST)方法时,由处理器核(CPU)产生测试矢量并对被测总线施加激励,要对CPUC6核间的互联总线进行故障测试时,要求的测试矢量的流向如图1中的点线箭头所示。由图1中所示施加激励矢量的过程可以看出,测试矢量流经被测总线,在测试矢量到达终端C6时,为了对测试响应进行分析,此时
关键字:
SOC系统 故障检测 CPU
nb-cpu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nb-cpu!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nb-cpu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nb-cpu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