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公司于1968年成立,这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芯片,不过,企业发展到中期,他们也开展或收购了很多业务,尝试了多元化的发展。但这些业务可能成长速度有些缓慢,在一定程度上给英特尔造成了负担。为此,英特尔在这几年来,已经出售了6个非主流业务。据悉,这六个领域分别是RealSense体感、NAND闪存、4G/5G基带、运动和可穿戴,无人机及Optane傲腾业务。其实回头再看看着6个业务,估计英特尔当时也是想做大做强吧。但结果不尽人意。在这六个业务当中,有些规模很小,像比如无人机、RealSense体感、运
关键字:
英特尔 芯片
IT之家 8 月 1 日消息,@ShrimpApplePro 透露,尽管采用的是与上一代相同的 A15 仿生芯片,但苹果iPhone 14基础版仍将具有比 iPhone 13 更好的性能。今年 3 月,苹果分析师郭明錤就曾表示,只有 iPhone 14 Pro 系列两款机型才会配备 A16 芯片,而标准的 iPhone 14 和 iPhone 14 Max 将采用与 iPhone 13 Pro Max 中一样的A15 芯片。对此,彭博社的 Mark Gurman 也表示同意,他认为标准的 iPhone 1
关键字:
A15 芯片 苹果 iPhone 14/Max
8月2日消息,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都在吹嘘他们能在一个小小的芯片上塞进多少晶体管,但就事实而言,这种宣传中的纳米级尺寸几乎没有任何意义。业内专家称这种说法都是无稽之谈,事实上的芯片“节点”尺寸远大于厂商们宣传的数值。制造用于智能手机、电视和其他电子产品的芯片厂商们总喜欢吹嘘自家产品的强大算力。他们还夸口说,完成所有复杂工作的芯片体积正在不断缩小。对于芯片制造商来说,芯片晶体管的日趋小型化标志着处理速度不断提高或能源消耗不断降低,有助于赢得利润丰厚的合同。但是,关于芯片小型化的竞争导致市场一片混乱。多少纳米
关键字:
纳米 芯片
7月29日,广州墨奇科技有限公司开业庆典暨合作签约仪式在广州归谷科技园举行。设立广州公司,是墨奇科技布局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举措。墨奇科技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企业的协同创新,促进墨奇新型数据库解决方案以及新一代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以通用的 “AI 能力” 助力企业客户及合作伙伴智能化发展,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为广州及粤港澳大湾区的数字经济发展贡献 AI 力量。 图:广州墨奇科技有限公司开业庆典 广州海创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丁洪,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秘书长
关键字:
墨奇科技 AI
联邦机器学习又名联邦学习,联合学习,联盟学习。联邦机器学习是一个机器学习框架,能有效帮助多个机构在满足用户隐私保护、数据安全和政府法规的要求下,进行数据使用和机器学习建模。 全球领先的边缘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凌华科技与致星科技(简称“星云Clustar”)达成合作,携手打造边缘联邦学习的一体机,颠覆传统的集中式机器学习训练。此平台采用凌华科技的MECS-7211作为边缘计算服务器,与星云CLustar的FPGA隐私计算加速卡,为个资隐私解套,应用于密集型计算的加速场景,如隐私计算、机器学习、基因
关键字:
联邦学习 Federated Learning 分布式训练 AI 凌华科技
7月28日消息,当地时间周四,韩国三星电子公司公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三星第二季度营收为77.2万亿韩元(约合617.6亿美元),同比增长21.3%;营业利润为14.09万亿韩元(约合112.7亿美元),同比增长12.2%;净利润为11.09万亿韩元(约合85亿美元),同比增长15.2%。三星在周四的财报中称,由于服务器内存芯片销售强劲,第二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同时运营利润和净利润都大幅增长。但由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持续存在,移动和个人电脑芯片需求将继续疲软。三星宣布其芯片部
关键字:
三星 净利润 芯片
如今人工智能(AI)已成为技术领域最时髦的用语之一,它在广义上通常用来描述互连的“智能”技术。然而,考虑到AI可以实现的各种不同的功能,以及AI解决方案产出的成果,AI的格局及其开发可以说都十分复杂。事实上,AI技术的特定应用不仅将它从众多技术中区别开来,还决定了它的开发方式,开发的标准和要求以及需要进行的测试。因此,与其说AI是一种“包括万象”的技术,不如说是一种定制化解决方案的网络,用于解决复杂的技术挑战。最近莱迪思市场营销副总裁Matt Dobrodziej和TECHnalysis Research
关键字:
AI 莱迪思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不断加速。以人工智能、联接、云计算为代表的ICT技术与行业深度融合,持续推动数字中国建设与发展。7月24日下午,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最佳成果颁奖仪式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在本次奖项评选中,昇腾人工智能融合赋能平台(AICE)凭借全栈自主创新、推理训练一体化、平台开放生态繁荣等优势,斩获十佳首展成果奖。颁奖现场以AI新范式赋能城市治理迈向智能化人工智能融合赋能平台作为AI新范式,赋能城市、煤矿、公路、电力等领域迈向智能化。在智慧城市领
关键字:
昇腾 AI 华为 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
北京时间7月27日,NVIDIA宣布NVIDIA AI Enterprise 2.1全面上市。这款最新版本的端到端AI和数据分析软件套件经过优化和认证,支持企业在裸机、虚拟环境、容器和云环境中部署和扩展AI应用。 发布亮点:新容器、公有云支持 NVIDIA AI Enterprise 2.1版本使用最新的NVIDIA RAPIDS提供先进的数据科学,使用最新发布的NVIDIA TAO工具套件进行低代码A
关键字:
NVIDIA AI 专业GPU
美国时间周二,美股收盘主要股指全线下跌,纳指连续第三天下跌,主要原因是市场对美联储即将做出决定感到担忧,同时一系列大型科技公司财报即将发布打压了市场情绪。 道琼斯指数收于31761.54点,下跌228.50点,跌幅0.71%;标准普尔500指数收于3921.05点,跌幅1.15%;纳斯达克指数收于11562.58点,跌幅1.87%。 大型科技股普遍下跌,亚马逊跌幅超过5%,Meta跌幅超过4%,谷歌、奈飞和微软跌幅均超过2%;苹果小幅下跌0.88%。 芯片龙头股普遍下跌,台积电、英伟达、高通等跌
关键字:
美股 芯片
7月25日,三星电子于京畿道华城园区V1线(仅限EVU极紫外光刻)举办了基于下一代3nm环栅晶体管(GAA)技术的芯片代工产品出货仪式,开始如约向客户交付其首批3nm工艺芯片。包括三星电子联席CEO兼设备解决方案部门(DS)主管庆桂显(Kye Hyun Kyung)和韩国工业贸易资源部长李昌阳(Lee Chang-yang)在内,出席了该仪式。随着3nm制程工艺的量产,三星电子开启了晶圆代工业务的新篇章。在发货仪式上,三星晶圆代工部门表达了通过抢先量产3nm GAA工艺来增强其业务竞争力的雄心,以及“将继
关键字:
三星 3nm 芯片
自从苹果放弃与Intel合作、开启M系列自研处理器之路后,Intel一直尝试赢回苹果的芳心,结果却是徒劳,苹果已经去掉了Intel的最后一丝痕迹。 iFixit对苹果MacBook M2款的拆解显示,之前使用的Intel JHL8040R USB4/雷电3计时器芯片已经消失了,换成了不知名品牌的方案,表面只能看到一个编号U09PY3。 目前尚不清楚这颗新的芯片来自哪家厂商,从编号上也查不到任何有用信息。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苹果已经和Intel彻底说拜拜了,一丁点关系都不再有。 有趣的是,AMD
关键字:
英特尔 苹果 芯片
IT之家 7 月 22 日消息,据浙江大学发布, 7 月 22 日,浙江大学重磅发布了“天目 1 号”超导量子芯片系列应用成果。官方介绍,依托量子计算创新工坊自研的“天目 1 号”超导量子芯片,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震、王浩华研究组与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邓东灵研究组等合作,在超导量子芯片上首次采用全数字化量子模拟方式展示了一种全新的物质 —— 拓扑时间晶体,解开了世界科学家都高度关注的科学问题,该成果已于近日亮相《自然》(Nature)杂志。此外,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尹建伟团队开发了首个面
关键字:
天目1好 量子计算 芯片
1 前言:发挥完美的协同创造力在上一期里,从 GAN 模型来说明人机协同创新的
模式。其中最典型的是人类扮演创新者角色,而 AI 机
器扮演鉴赏者 ( 图 1)。 图1于是本期将进一步探讨这种典型协同模式中,人类
创新者与 AI 鉴赏者之间,两者智慧的互补与平衡之道,
以期待发挥整体的最佳创造力。本文里,提出了两项平
衡原则:● 慢想与快思的平衡;● 探索与直觉的平衡。其实,这两项是一体的两面,综而言之,就是:“探
索性慢想”与“直觉性快思”之间的平衡。当两者持续
维持均衡时,AI
关键字:
202207 人机协同 AI
两年前,NVIDIA RTX Voice成为头条新闻,当时疫情迫使数百万人在家工作,参加他们(技术上)没有准备好的会议。当时,随着视频和音频录制PC硬件的价格飙升,人们不得不依赖低质量的设备,如笔记本内置麦克风。事实证明,NVIDIA已经在开发一种技术,可以通过软件改善音频质量来解决这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NVIDIA发布了一款名为RTX Voice的测试版技术。RTX语音适用于输入和输出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噪声抑制。这项技术依赖于一种非常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完全消除吹风机的声音。似
关键字:
AMD AI 噪声抑制 Nvidia
ai 芯片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ai 芯片!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ai 芯片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ai 芯片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