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几个月里,中国科技巨头相继宣布了各自进军汽车领域的计划。例如互联网巨头百度,该公司决定从传统汽车制造商那里寻求帮助生产汽车。智能手机厂商小米多年来始终声称自己是通过软件服务赚钱的轻资产公司,现在也加入了汽车制造的潮流。而华为也加入了,不过它并不直接造车。想成为"中国的博世"华为似乎非常适合制造汽车,至少比某些纯互联网公司更符合资格,这要归功于它在制造和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历史、更高的品牌认知度以及庞大的零售网络。但这家电信设备和智能手机制造商多次否认有关其将推出汽车品牌的报道。相反,
关键字:
华为 百度 小米 OEM
4月25日消息,华为今日举行开发者大会,华为Cloud BU总裁、华为消费者云服务总裁张平安宣布了华为云沃土计划2.0,投入2.2亿美元支持开发者。张平安表示:“华为消费者云服务,即华为终端云服务(HMS,Huawei
Mobile
Services)是华为的互联网业务,目前已经服务全球超过7.3亿用户,旗下拥有几十个应用,有七款应用拥有超过1亿的月活用户。终端云是华为云最大的客户,今天我以客户的身份加入到华为云,希望让华为云做出令客户最喜欢的首选的基础设施云。华为云的战略,就是成为智能世界的黑土
关键字:
华为 沃土计划2.0
4月20日,市场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发布报告显示,2021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4亿部,同比增长24%,是2015年以来的最高增长。 其中,三星凭借7700万的出货量保持全球智能手机最大厂商的位置,同比增长32%。其推出的A系列4G和5G手机经济实惠,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而苹果iPhone的全球出货量也达到5700万部,以17%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 此外,小米以4900万部、15%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三。近年来,小米在印度和中国市场都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在欧洲、拉丁美
关键字:
智能手机 小米 华为
有人说,上海车展犹如一座圣坛,点燃了华为等众多企业对造车的激情,同时也燃烧着大众对特斯拉的愤怒。
关键字:
华为 智能汽车
华为于4月20日在华为上海全球旗舰店召开发布会,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发布会亮相。这是一个“关于汽车的旗舰发布会”,将与一家低调企业合作推出,发布会将同时在线上进行直播。余承东在回应“华为为什么要卖车”时表示,华为拥有高端体验店5000家以上,和宝马、奔驰、特斯拉、造车新势力不在一个量级,这是我们的巨大优势,覆盖了中国的每一个重要城市。对于华为体验店销售的车型,余承东表示,华为智选正式开卖赛力斯SF5,这款车型会进入华为的门店和旗舰店,以华为智选的品牌进行销售。该车型五月批量交车,售价21.68万元
关键字:
华为 赛力斯SF5
4 月 19 日消息首届中国医学发展大会 4 月 17 日 - 18 日在北京召开。华为公司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发表了主题为《科技创新赋能医学健康发展》的演讲。 IT之家了解到,徐文伟表示,科技与医学的融合,主要体现在感知、连接、智能三个层面:通过可穿戴设备来实时监测人体生理指标,然后将数据通过万物互联上传到云端,最后通过人工智能来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云、大数据、5G、AI 等新兴技术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据介绍,华为战略研究院在医疗领域的研究方向也集中在上述三个层面。在感知层,
关键字:
华为 连续心电图检测
在PC、手机之外,高通、Intel、三星等厂商早就将目光瞄向了广阔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并探索在自动驾驶、车机系统等方面献才献智。华为同样下定主意要服务车企造好车,并发力赋能自动驾驶,自然也有芯片方面的布局。据金V@菊厂影业Fans 透露,麒麟990A定位车规级A芯片,与手机端的麒麟990系列完全不同。架构方面,麒麟990A采用4核泰山V120(小)✚4核基于ARM V7A系列Vortex A55GPU部分则是采用Mali-G76,另外华为还增加了达芬奇架构的算力芯片分别是2个D110+1个D100大小核。该
关键字:
华为 麒麟990A
在2021年上海国际车展前夕,华为举办HI新品发布会。发布了包括4D成像雷达、AR-HUD、MDC810在内的新一代智能化部件和解决方案,促进汽车产业技术跨越式升级。 华为智能座舱 华为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聚焦于计算平台、鸿蒙OS车机操作系统及核心服务、显示平台和软硬件生态,通过开放、使能,帮助车企、一级供应商和应用伙伴开发满足用户需求和体验的服务与功能。同时通过黑科技的使用,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比如具备独立NPU,能做端侧复杂处理的麒麟车机模组;能够还原色彩本色,体验丝滑触控的车载智慧屏,让用户时刻体验最
关键字:
华为 4D成像雷达
【中国,上海,2021年4月14日】“无处不在的联接,无所不及的智能”正成为现实,智能化应用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 华为推出“2+N+X”超级快充全场景解决方案,并联合合作伙伴举办系列发布会,推出多款集成超级快充的智能化产品,打造消费端极致快充体验。 5G时代,随着海量智能APP的涌现,手机及各种智能穿戴等电子产品被深度应用(支付、导航、娱乐、操控,运动等),消费电子终端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捷的同时,功耗的快速提升与持久续航之间的矛盾也让人们产生了“低电量焦虑”。 华为模块电源领域总裁秦真先生讲
关键字:
华为 快充
3月31日,今天华为公布了2020年度财报。报告显示,业绩增长速度放缓,但基本实现了经营预期,其中销售收入89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净利润6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财报沟通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表示,为了应对风险,华为确实做了芯片储备,对未来客户尤其是2B客户来说,供应是没有问题的。对于美国制裁,胡厚崑表示可以看到地缘政治的影响。过去2年对华为这样的跨国公司来说,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在地缘政治影响下,被严重破坏了。“但是这样的破坏,谁在从中得益。从产业链上看大家似乎都是受害方。从
关键字:
华为
3月31日,华为2020年年度报告发布,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胡厚崑表示,目前HarmonyOS已吸引到超过20家硬件厂商、280家应用厂商共同参与生态建设。下一步,计划在手机上推出鸿蒙操作系统。相关阅读:华为2020年营收8914亿元,净利润646亿同比增3.2%3月31日,今天华为公布了2020年度财报。报告显示,业绩增长速度放缓,但基本实现了经营预期,其中销售收入8914亿元,同比增长3.8%,净利润646亿元,同比增长3.2%。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表示:“这一年,我们不畏艰难,依然坚持以创新的I
关键字:
华为 鸿蒙操作系统
3月31日消息,Arm今日宣布推出Arm v9架构,以满足全球对功能日益强大的安全、人工智能(AI)和无处不在的专用处理的需求。Armv9立足于Armv8的成功基础,是这十年来最新的Arm架构。对于这个最新架构,外界最关心的是华为海思是否可以获得授权。对此,Arm方面表示,经过全面的审查,Arm确定其Armv9架构不受美国出口管理条例(EAR)的约束。这意味着华为海思可以获得v9架构的授权。另外,Arm也表示已将此通知美国政府相关部门,将继续遵守美国商务部针对华为及其附属公司海思的指导方针。
关键字:
Arm v9架构 华为
继小米之后,华为成为第二家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手机厂商。 3月29日,科技巨头华为近日全资入股深圳市讯联智付,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此前,阿里、腾讯、苏宁、京东、百度、新浪、美团、唯品会、拼多多等均手握支付牌照。 当日,华为方对媒体回应称,希望通过此次收购,给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数字生活服务,为消费者打造更安全、更便捷的全场景智慧体验。 对此,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访问的业内人士表示,华为拿下支付牌照,首先应是监管合规考量,其次在合规的基础上再拓展业务。 一方面,App应用方进行资金清算,平台方
关键字:
华为 第三方支付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公开一项名称为“确定操作对象位置的方法、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的专利,公开号为CN112529856A,专利申请日期为2020年11月30日。 该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公开了确定操作对象位置的方法、机器人、机器人系统和自动化系统,属于自动化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确定操作对象位置的方法,通过在操作主体上排布参考标志作为基准位置,并获取位于机器人上的相机拍摄的包含参考标志的全局图像,使得可以通过相机将操作主体的用户坐标系和机器人的工具坐标系相关联,从而可以将操作对象
关键字:
华为 自动化 机器人
很快就要进入4月份,按照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的说法,届时,华为旗舰手机可陆续升级鸿蒙OS。 金V博主@菊厂影业Fans 爆料称,最新内部消息透露,鸿蒙系统4月升级计划有所变动,原定首发的P50由于发布延期,改为直接搭载。 首批机型敲定为Mate X2、Mate 40系列、P40系列。 其它EMUI 11、MagicUI4.0版本机型会在年内升级完成(荣耀V40除外)、EMUI10.1 和MagicUI3.1系统的部分机型也会直接升级成鸿蒙2.0,只是联发科天玑平台暂被排除在外。 与此同时,智
关键字:
华为 鸿蒙OS 2.0
华为介绍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涵盖了移动、宽带、IP、光网络、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领域,致力于提供全IP融合解决方案,使最终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终端享受一致的通信体验,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华为的经营领域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2009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1491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