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大家常见的智能设备生物识别方案主要有指纹、脸象、虹膜、以及掌纹等生物特征。目前大部分常见的智能手机都采用了指纹和人脸识别方案,但你有没有想过用指纹识别传感器操控手机? 在企查查App发现,8月3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公开了“一种基于扭曲指纹的触控方法与电子设备”专利,公开号为CN113204308A。 企查查专利摘要显示,采用本申请,用户可以不再单纯通过触摸屏操作电子设备,还可以通过指纹传感器采集的扭曲指纹操作电子设备,方便用户操作,尤其对大屏电子设备的操作。 也就是说,用户在进行指纹识别时,
- 关键字:
指纹识别 华为 触摸屏
- 近日,华为官方商城上架了一款66W氮化镓多口超级快充充电器,这也是华为官方推出的第二款氮化镓快充充电器,而华为首款65W氮化镓快充充电头网此前已做了详细评测和深度拆解。 相较上一代65W 1A1C氮化镓快充而言,新品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外观风格,长条机身并且配备了2A1C三个接口,提升便携性;性能方面也加入了66W超级快充协议,并支持65W PD快充输出,不仅适用于旗下所有手机机型,而且也兼顾了笔记本电脑的充电需求。 目前华为这款最新的66W 2A1C氮化镓超级快充充电器已经抵达充电头网编辑部,下面就
- 关键字:
氮化镓 快充 华为
- 7月27日消息据开放原子OpenHarmony官方宣布,OpenHarmony 2.0 Canary发布已经圆满结束,在活动筹备、组织期间,对所有参与单位与个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 IT之家获悉,6月1日,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OpenAtom Foundation)正式发布OpenAtom OpenHarmony(以下简称"OpenHarmony")2.0 Canary,18个单位160余位同事的辛苦付出,开源联合作战室24个不眠夜的汗水和积极投入。这是整个中国开源界从未有过的盛举,也
- 关键字:
华为 鸿蒙 代码
- 多家媒体报道指出中芯国际或许将以40nm工艺为华为代工生产OLED驱动芯片,考虑到此前众所周知的原因,这或许代表着中芯国际的40nm工艺已实现完全独立自主。早在2019年的时候,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积电在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强调它的7nm以及更先进的5nm工艺采用美国技术的比例低于10%,因此可以继续为华为代工生产芯片,中芯国际则以14nm工艺为华为代工生产芯片。不过到了2020年9月15日后,由于美国的原因,所有采用美国技术的芯片制造厂都不能为华为代工生产芯片,由此台积电、中芯国际都先后表示无法再为
- 关键字:
中芯国际 40nm 华为
- 7月19日消息,华为海思首款柔性OLED驱动芯片进入到试产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就可以正式向供应商交付,华为旗下的产品也有望采用。此款芯片采用40nm制程工艺,计划明年上半年量产,样品已经送给京东方、华为、荣耀测试。
- 关键字:
华为 海思 柔性OLED 驱动芯片
- 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目前很火,推进速度也很快,荣耀30系列的机型都已经安排上了。但是由于断供的问题,华为目前手机销量在逐渐下滑之中。鸿蒙要想成长为全球第三大操作系统,单独靠华为自己包括此前的荣耀老机型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其它品牌接入。只有用户群越来越大,它的生态才能越建越好。 遗憾的是截止目前还没有品牌正式宣布将使用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此前看似魅族已经与华为鸿蒙联姻,但是魅族接入的仅是生态上的产品,并不是魅族的手机直接使用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其实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各品牌适配鸿蒙不仅需要时
- 关键字:
华为 鸿蒙 诺基亚
- 企查查App显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公开“一种柔性屏和可折叠设备”专利,公开号为CN113053238A。 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柔性屏和可折叠设备,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以解决柔性屏折叠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 关键字:
华为 柔性屏 折叠屏
- 6月10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在第十三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表示,华为智能汽车团队的目标是在2025年能让乘用车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 王军表示:“我们在做自动驾驶这套系统的时候有一个目标,就是真正实现乘用车无人驾驶。只有无人驾驶才是一个颠覆性的技术,我们团队的目标是在2025年能让乘用车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 当被问及汽车的外延是什么,王军表示,在2025年之前,汽车的内涵首先还是辆车,但现在车确实有很多外延,首要的外延就是它能不能成为一个移动的智能空间。 王军表示,华为的目标是希望通
- 关键字:
华为 无人驾驶
- 高通获供货华为许可在今年6月2日举办的鸿蒙系统发布会上,华为除了推出备受期待的鸿蒙OS2.0正式版之外,还发布了好几款新品。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新款MatePad Pro,它不仅是华为的第一款鸿蒙平板,还透露出了一个重要信号:高通已经获得供货华为许可。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10.8英寸的MatePad Pro,搭载的是阉割后的高通骁龙870处理器,不支持5G网络,只是一款4G芯片。但这足以证明高通与华为建立了合作关系,如果没有得到美国的许可,在相关规则的作用下,高通肯定无法向华为出货。大家都知道,自去年
- 关键字:
高通 华为 台积电 ASML
- “万物互联时代,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这是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几天前HarmonyOS(鸿蒙操作系统)发布会结尾的真挚感言,而在这句引自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的话语背后,不仅描绘着华为对HarmonyOS未来前景的美好期许,其实也不经意间流露出对HarmonyOS当前必须冲破的困境。以华为这样拥有强悍技术研发实力的世界500强公司,做一个功能强大的操作系统并不难,难的是要做成一个被广为接纳的生态。这点,包括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博士在内的一众华为高管都非常清楚。因此,6月2日晚间,Harmony
- 关键字:
苹果 谷歌 华为 HarmonyOS
- 在过去一年时间里,不少欧洲国家相继宣布,在未来几年逐步把华为通信设备从通信网络中拆除。虽然华为的抗议没有改变电信部门的决定,但就最新情况来看,华为5G业务已经出现转机。根据路透社在6月1日发布信息,意大利已经批准运营商使用华为5G设备。 意大利率先表态,很可能让正在犹豫的欧洲国家主动站队华为5G。 事实上,意大利电信运营商对华为通信技术和通信设备一直备有好感。2020年年底,意大利电信集团线一度决定与华为签署5G核心网络建设协议,只不过最后因为“某些原因”,签约被迫中止。 值得一提的是,2020
- 关键字:
5G 华为 通信
- “从此,中国移动互联网将分为鸿蒙之前和鸿蒙之后。”鸿蒙2.0发布之后,一句不经意的评价,道出了外界对鸿蒙的期待。在“缺芯少魂”的中国,自主创新、国产替代变得越来越紧迫,而鸿蒙操作系统的出现,似乎给了大家以希望。任正非也曾在内部备忘录里呼吁公司员工“敢于在软件领域引领世界”,“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面,将拥有更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任正非称华为应该专注于构建诸如鸿蒙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开源框架Mindspore等软件生态系统。虽然华为人一再表示鸿蒙不是因为“不能使用安卓”而生,但确实是因此而提前从“备胎”转正。2
- 关键字:
鸿蒙2.0 华为
- 6月2日晚8点,备受关注的华为鸿蒙操作系统正式面向消费者发布,它也将正式搭载到手机、平板电脑,甚至豆浆机、烤箱等家电设备上。 根据测试用户的反馈,这个系统支持几乎所有的安卓软件,不仅运行更快、耗电量更低,其用户界面也跟安卓几乎一模一样,安卓用户可以无缝过渡到鸿蒙。在目前的操作系统市场上,安卓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68.63%,苹果占据了30.99%。华为鸿蒙操作系统的出现,有可能打破这两家独大的状况。 目前有哪些手机机型可以升级?鸿蒙操作系统还有哪些特别之处?央视财经记者对鸿蒙系统总负责人王成录进行
- 关键字:
华为 鸿蒙
- 新华社深圳5月25日电(记者白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5日对外公布,计划在6月2日正式举办鸿蒙产品发布会,预计此前只用于智慧屏、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的鸿蒙操作系统将在更多产品品类上使用。 华为公司官方微博25日发布鸿蒙手机操作系统开机画面视频,并表示“‘鸿’鹄志远,一举千里。承‘蒙’厚爱,不负期待”,寓意接下来鸿蒙对手机设备的覆盖,将进一步在操作系统层面实现万物互联。 据记者了解,目前华为正在与全球排名前200的App厂商沟通合作,共同开发跨终端设备的应用。华为公司预计,2021年底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设
- 关键字:
华为 鸿蒙
- 相关数据表明,近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注册“麒麟处理器”商标,申请时间为上个月22日,目前状态为“注册申请中”。华为的芯片并没有停止研发,而是紧锣密鼓的设计中,等待着机会卷土重来。华为徐直军前不久也表示称,海思的任何芯片现在没有地方加工,作为华为的芯片设计部分,它并非追求盈利公司,但华为对其没有盈利诉求,队伍将会一直持续的存在。目前海思依然不断做研究,继续开发、继续积累,为未来做些准备。而更加重磅的消息是,华为的最新3nm芯片已经开始研发和设计了,最终命名为麒麟9010,然而从制造厂来看,目前台积电的3n
- 关键字:
华为 3nm 麒麟9010
华为介绍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涵盖了移动、宽带、IP、光网络、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领域,致力于提供全IP融合解决方案,使最终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终端享受一致的通信体验,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华为的经营领域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2009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1491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