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市场调研公司Forward Concepts,2012年用于MID的IC市场将从2008年的2,900万美元增长到26亿美元,德州仪器(TI)和高通(Qualcomm)占领先地位。
Forward Concepts预测,同期内全球MID出货量将从30.5万个增长到4,000万个。该市场支持应用处理器、数字基带、RF收发器和功率放大器、图形和其它协处理器、成像器、触摸屏控制器、电源管理IC,以及Wi-Fi、WiMax、GPS、蓝牙和移动电视等周边芯片。 &nbs
- 关键字:
MID TI 高通 英特尔
- 【赛迪网讯】2008年6月11日,美国加州山景市—— 通过与合作伙伴和学术机构的合作,英特尔时刻把握全球创新的脉搏。在计算机历史博物馆举行的英特尔研究日上,英特尔公司展示了多项可视计算、无线、医疗、环境、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突破性创新成果,部分技术演示内容如下:
可视计算与万亿级计算
“智能汽车”使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识别和跟踪物体
英特尔的研究项目 Ct 的主要目的是扩展 C/C++,帮助主流的编程人员高效地创建高度并行化和可扩展的软件,更充分地
- 关键字:
英特尔 智能汽车 机器人 电源管理 感知系统
- 北京时间6月13日,据国外媒体报道,摩根大通分析师克里斯托弗·丹内利(Christopher Danely)周四发表投资者报告称,英特尔8核处理器Nehalem的上市时间可能会跳票。
丹内利表示,尽管英特尔在今年3月举行的分析师会议中曾表示,该公司将会在今年年底之前推出四款Nehalem处理器,但依据当前的情况,英特尔最多将只能在今年发布两款Nehalem处理器。丹内利认为,Nehalem双核服务器处理器和高端台式机处理器将会在今年发布,但笔记本处理器和多核处理器将会被推迟至明年第
- 关键字:
英特尔 处理器 多核 AMD
- 英特尔最近在del.icio.us网站上,开设了英特尔车载信息娱乐(IVI)解决方案专区,介绍最新的技术方案,带来最新的活动通告和新闻。该专区同时提供英特尔车载信息娱乐解决方案相关的白皮书、解决方案指南下载以及线上展示等内容。
连接如下:http://del.icio.us/intelivi
欢迎您登录,并订阅该网站内容至自己的RSS阅读器,随时关注有关车载信息娱乐的最新动态!
- 关键字:
英特尔 车载信息娱乐 IVI
- 6月10日,据外电报道,美国最高法院周一推翻巡回上诉法院的判决,驳斥LG电子对其专利技术使用限制的主张,判定广达计算机胜诉。
LG指控广达使用零组件的系统和方式侵犯其专利。
LG拥有一些零组件的专利,并与英特尔签订协议,授权使用其技术来生产芯片和芯片组,但禁止将这些零组件与英特尔以外制造商的零组件结合。
广达指出,LG已授权其技术给英特尔,广达再向英特尔购买微处理器,并使用这些芯片为戴尔和Hewlett-Packard代工生产电脑。
美国最高法院指出:“LG辩称并未
- 关键字:
LG 广达 英特尔 微处理器 戴尔
- 传统的GPU(图形处理器)厂商NVIDIA正式向CPU(中央处理器)“老大”英特尔发起了攻势。
6月1日,NVIDIA(NASDAQ:NVDA)发布了两款全新的Tegra系列处理器,面向微型计算设备的同时,也针对移动互联网设备(简称“MID”)市场,而MID却是由英特尔最先提出来,英特尔即将发布的Atom芯片就是为MID量身定做。
如今,在MID芯片上,NVIDIA捷足先登,着实令英特尔大跌眼镜。事实上,NVIDIA的志向不仅局限于MID,C
- 关键字:
NVIDIA CPU 英特尔 处理器 GPU
- 目前最让英特尔头痛的莫过于一系列如影随形的反垄断诉讼。虽然欧盟委员会近日否认,在英特尔反垄断调查问题上作出了任何临时处罚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英特尔已逃过此劫。事实上,它仍然深陷反垄断诉讼的漩涡之中。
反垄断诉讼缠身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Jonathan Todd近日在例行发布会上称,委员会仍在审理这宗反垄断案,尚未对英特尔做出临时或内部的决定。有关媒体称欧盟委员会已经就该案达成内部决议的说法有误导之嫌。此前,《金融时报》德意志版援引布鲁塞尔消息人士的话报道,欧盟委员会计划以滥用垄断地位为由,对
- 关键字:
英特尔 垄断 处理器 AMD 摩尔定律
- 昨天,国外媒体报道称,思科、英特尔、三星、Sprint、阿尔卡特朗讯以及Clearwire六大巨头将组建WiMax专利联盟,通过购买无线网络WiMax的技术,以降低相关厂商的专利费用负担。
其中,Sprint和Clearwire是美国的两大运营商,思科、三星和阿尔卡特朗讯则可能成为WiMax设备供应商。WiMax目前刚成为世界第四大3G标准,不过在市场推广方面WiMax还面临不少困难。
在2G时代,CDMA专利拥有者和GSM的几大专利方,比如爱立信、诺基亚等都是分别向设备商收取专利费。与C
- 关键字:
WiMAX 思科 英特尔 三星 Sprint 阿尔卡特朗讯 Clearwire 专利
- 日前《商业周刊》刊文指出,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已经给两大芯片巨头发出了正式传票,将对其客户包括戴尔、惠普、苹果就英特尔的芯片价格折扣问题进行调查。无疑这对于AMD公司来说,是一个胜利。
该调查将集中于英特尔在微处理器市场的垄断地位,特别是英特尔向某些客户提供价格更为优惠的芯片是否违反了不正当竞争法展开调查。2005年,AMD起诉英特尔利用其市场垄断地位在全球范围类采取了激进的价格策略来排斥AMD公司。AMD称,英特尔主要手段是向PC制造商提供了批量价格折扣。
这一诉讼预计最
- 关键字:
英特尔 AMD 处理器 戴尔 惠普 苹果 三星 Trigem 东芝
- 北京时间6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英特尔与AMD周二宣布,两家公司之间的诉讼将延至2010年审判。
该案始于2005年,当时AMD指控英特尔非法向PC制造商提供折扣,并打击报复采用AMD处理器的厂商,及向配置AMD处理器的PC提供重要展位的店铺。而英特尔回应称,并不无法行为。
据AMD律师查克·戴门特(Chuck Diamond)及英特尔发言人查克·莫诺依(Chuck Mulloy)透露,双方的取证时间共需要250天,其中AMD需要的时间略多。目前特拉华州地
- 关键字:
英特尔 AMD 处理器
- 处理器巨头英特尔正陷入一系列反垄断调查泥潭中。全球部分区域市场已逐渐判定其存在垄断行为。
昨天,韩国媒体消息称,该国公平贸易委员会(KFTC)前日裁定,英特尔在韩滥用垄断地位,将对其处以2600万美元罚款。这是去年9月KFTC公布初步反托拉斯指控之后的最新进展。
在一份声明中,KFTC表示,自2002年至2005年大约三年时间,英特尔以不得购买对手AMD的产品为条件,向三星、三宝电脑两家PC厂商提供折扣价的处理器。
这一行为导致的结果是,韩国国内PC厂家不得不以高价购买处理器,消费者
- 关键字:
英特尔 垄断 处理器 AMD
- 英特尔在本周Computex展览上展示了其4系列芯片组,其中包括了好几种模式,还有一些集成显卡可以带来更好的3D图形效果。这种全新的4系列芯片组,能为用户提供全面蓝光体验(即使在后台任务运行时也能实现),具有高清晰度视频回放功能,并且外形也非常的小巧和新颖。
英特尔图像开发部门总经理Eric Mentzer表示:“我们正在竭尽全力让用户可以享受到性能优越的高端和主流主板。”
小型电脑中采用的是英特尔的迷你ITX DG45FC主板,主板上集成了Core 2 Duo芯片
- 关键字:
英特尔 芯片 集成显卡 Computex
- 树大招风,英特尔前几年得回应AMD的炮火,今年则得回敬Nvidia对Atom处理器在移动网络设备(MID)市场没搞头的批评。
在Nvidia于英特尔推出Atom芯片前夕,毫无预警发表一款锁定移动网络设备(MID)的芯片Tegra,并放话Atom只能生存在低价电脑市场后;英特尔资深副总裁暨微型移动设备事业群总经理Anand Chandrasekher 5日正式反击,表示所谓的MID,就是要能够浏览所有的网站,不需要系统厂商额外再做调校,而这点Tegra根本做不到。
Chandrasekher
- 关键字:
Nvidia 英特尔 MID Tegra
- 6月3日,有着“IT产业的黄金周”之称的2008年台北国际电脑展如期而至。作为与德国汉诺威通信和信息技术博览会(CEBIT)齐名的全球最大电脑展之一,一年一度的台北国际电脑展总会吸引英特尔、惠普、索尼等众多业界巨头前来参展。据了解,本次展会有包括电脑系统、主板、零组件、通信、周边设备、显示设备、输入设备、存储设备、软件以及配件厂商在内的近2000家知名企业参展,共计4000个展台,为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每年的台北国际
- 关键字:
华硕 英特尔 GPU CPU nVIDIA
- 目前,中国台北Computex大展仍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在会上,微软正式对外宣布,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销售期将延长到2010年,以便PC厂商可以继续选择在低价台式机上预装该系统。
在Computex大展上,微软宣布PC厂商在2010年之前仍可在低端台式机中预装XP。微软表示,此次延期主要针对“上网机”(Nettop)。该词汇由英特尔创造,指配置较低、仅能用于上网和收发邮件的低端台式机;不过,微软同时表示,微软不会对安装XP台式机的硬件配置进行限制。
在此
- 关键字:
Computex PC Windows XP 英特尔
英特尔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 英特尔!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 英特尔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 英特尔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