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元件/连接器 > 业界动态 > 宇阳断臂求生 剥离手机业务

宇阳断臂求生 剥离手机业务

作者: 时间:2009-10-10 来源:elexcon 收藏

  继侨兴环球决议陆续剥离业务之后,又一家上市公司控股面对日益下滑的市场,也不得不选择放弃。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8724.htm

  9月9日,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深圳与伟创投资于9月4日签订出售协议,以344万元的价格将深圳宇阳旗下业务公司亿通的全部股权出售给伟创投资。

  某种程度上,这是一桩“左手倒右手”的交易。公开资料显示,伟创投资成立于今年5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由宇阳控股董事局主席陈伟荣等高管实际控制,陈在其中占股55%。

  上述交易完成后,从事手机业务的亿通公司将从上市公司的“母体”中剥离。而宇阳控股也将集中优势资源,专注于(多层陶瓷电容器)业务。

  当天,宇阳控股报收0.59港元,比前一个交易日上涨15%。

  剥离手机业务

  手机业务一度是宇阳控股得以上市的“助推器”。2001年,陈伟荣从康佳离职后,创办了主营多层陶瓷电容器()业务的宇阳集团(宇阳控股的前身)。

  是广泛应用于便携设备的新一代电容产品,与传统电容相比具有体积小、容量大、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但MLCC项目投入规模大,技术研发门槛高,尤其在项目前期,对企业的现金流需求巨大。

  2004年,宇阳集团旗下从事手机业务的深圳市亿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陈伟荣于2007年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正是为了解决现金流问题,宇阳集团才决定进军手机产业。

  亿通在手机业务上可谓投入不菲,公司创立之初,亿通即投入数千万元巨资,与德国英飞凌签署了战略性技术协议,亿通获权开发基于英飞凌平台的一系列手机产品。截至目前,亿通在东莞拥有6条手机生产线。

  “相比较其他国产手机品牌,亿通手机更加偏重三、四线城市,以及农村市场。”多位深圳手机经销商对记者表示。

  亿通手机的低端路线,也给宇阳集团带来不菲的回报。2007年宇阳集团收入8.35亿元,其中手机业务收入6.1亿元,占比73%。在亿通手机业务的业绩推动下,2007年12月,宇阳控股在香港成功上市。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宇阳 手机 MLCC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