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敏电阻的多点温度测量系统
3.测量信号的处理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84176.htm3.1热敏电阻的线性化处理
热敏电阻的电阻值与温度存在严重的非线性关系,当频率信号进入单片机CPU后,就可以应用软件的方法,例如最小二乘法,实现对热敏电阻的非线性校正。实践证明,使用这种方法,在-20~80℃的范围内,其测量误差可小于0.2℃。
3.2数据的滤波处理
在单片机测量到温度信号以后,还需要对检测信号的滤波处理,减少测量过程中的干扰,最简单的方法是算术平均法。对N个采样值,寻找一个Y值作为本次检测的有效值,使Y值与各采样值之间的偏差的平方和为最小,在具体应用中,N值不宜太大,温度测量取N=5-10为好,既保持一定的灵敏度,又有恰当的平滑度。计算方法为:
Y=(X1+X2+….+XN)/N,式中X1、、、、X2、、….XN为N次检测量
实践证明用这种方法能正确测量温度值。在获得正确的测量值后,还需要将它转换成相应的实际温度值。
4.提高测量精度的几个措施
4.1 频率信号的稳定性
在图1中,R1、C1的热稳定性直接影响555时基集成电路的输出频率,要选择温度系数小的金属膜精密电阻,C1采用CBB22的电容。R1、C1、555时基集成电路要经过高、低温老化稳定后使用。每一路用精密电阻箱模拟热敏电阻的温度变化,测量实际的电阻-频率的数据输入单片机,作为测量、计算的依据。
4.2 多路信号的输入
为了克服由于555时基集成电路性能的离散性造成输出频率的误差,多路热敏电阻使用同一个R1、C1、555时基集成电路。各个热敏电阻通过单片机控制继电器来选择信号的输入。
4.3热敏电阻形状的影响
热敏电阻的体积非常小,因此可以制造成各种形状,有柱状、珠状、针状、平面等,以适合不同的测量要求。应该选择合适形状的热敏电阻,使测量值能够准确地反映被测量的温度值。对那些需要快速测量的场合,应该尽量选择体积小反应快的传感器,否则也会造成测量上的误差。
4.4传感器一致性的影响
传感器的一致性差,会引起很大的测量误差。热敏电阻在作为精密的温度传感器使用,应该选择产品的互换性在0.1%以上,它的互换精度能够达到0.025℃。
4.5温度的标定
在一定温度下热敏电阻的阻值是已知的,因此可以用电阻箱(例如旋转式电阻箱ZX31)来模拟温度的变化,使555电路的输出频率值符合要求。由于单片机的程序在计算方法和定时时间上会产生一些误差,用最小二乘法求得的模拟公式也会产生误差,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测量的精度。所以在验证测量电路准确无误的情况下,再检查验证单片机能否计算出准确的温度值,如果有误差,必须仔细检查程序,修改相关的语句,直到准确为止。
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用精密恒温槽,在-20-+80℃的范围内,设置5、6个温度点,检查热敏电阻在这些温度点的电阻值是否符合要求,然后把热敏电阻的引线接到电路里,把热敏电阻放在精密恒温槽内,观察在各个温度点上单片机的显示值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符合要求,标定工作结束。
5.结束语
在多点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中,充分发挥了单片机的计算与线性化的作用,应用555时基电路的电阻-频率特性,以十分简单的电路得到高精度的温度测量效果。
本文作者的创新点:本测量系统的设计巧妙地将热敏电阻的温度-电阻变化应用于555时基电路,使单片机的A/D转换采用频率采样法,简化了电路,又提高了测量的精度。由于热敏电阻的灵敏度高,电阻值大,热敏电阻可以直接使用普通导线,测量距离达200米左右,这是其他传感器难以实现的;由于只用一个555时基电路,使集成电路的离散性影响降到最低,并且大大降低了硬件的成本。
参考文献
[1] 赵笑宇、李宝华等 便携式氨气检测仪[J] 微计算机信息 2007年第6-1:143-144
[2] 王建军 采用AT89C52的振弦血压测量仪设计[J] 微计算机信息 2007年第6-1期:199-201
[3] 陈永甫 555集成电路应用800例[M] 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2年2月
[4] 张洪润、张亚凡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教程[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4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