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跟随电路射频受扰失效仿真分析
通过图4、图5的电压波形可以正式确定单片机的地与跟随器芯片的地之间的阻抗太大是整个产品失效的根本原因。需要更改产品的印制电路板布局设计,尽量使跟随器芯片与单片机靠近,保证两个芯片地的完整性。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84992.htm3 整改方案仿真分析
3.1 PCB更改后单片机的地与跟随器芯片的地之间的阻抗仿真分析
针对失效产品仿真分析后,重新设计产品印制电路板布局,尽量保证整个地的完整性。然后对重新设计的印制电路板进行了产品生产前的仿真,最后发现改进后的印制电路板布局设计保证了产品单片机的地与跟随器芯片的地之间的阻抗处于理的范围,参考仿真波形图6所示。
3.2 PCB更改后跟随器芯片与单片机地之间的阻抗造成的电压波动仿真分析
同样对更改后的PCB板进行BCI的CW仿真分析,发现在20Mhz时,单片机地和跟随器芯片地之间阻抗造成的电压波动只有0.002V见图7,而在400Mhz时单片机地和跟随器芯片地之间阻抗造成的电压波动只有0.04V见图8。
通过对更改后的印制电路板仿真分析,发现更改后的印制电路板的跟随器芯片与单片机地之间的阻抗在大电流注入试验时造成的电压波动非常小,满足整个系统设计的要求。
对整改后的产品重新进行大电流注入实测试验,整个实验过程中产品功能一切正常,满足了实验的要求。
4 结论
在对失效问题进行一定的理论分析之后,再采用电磁兼容仿真软件,可以模拟复杂的整车环境对测试模块进行良好的建模仿真分析,并可以高效准确地找到失效问题点和整改方案,为项目开发节省更多的时间和成本。
参考文献:
[1]ISO11452-1 Road vehicles- Electrical disturbances by narrowband radiated electromagnetic energy – Component test methods[s]
[2]ISO11452-4 Road vehicles-Component test methods for electrical disturbances from narrowband radiated electromagnetic energy [s]
[3]GB/T 17619-1998 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c]
[4]刘骞 车载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研究[M]。 湖南:中南大学,2004
[5]王守兰,杨自佑. 电磁兼容原理与应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6]Luca Di Rienzo, Flavia Grassi and Sergio A. Pignari, “FIT Modeling of Injection Probes for Bulk Current Injection”
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期刊《电子产品世界》2016年第1期第49页,欢迎您写论文时引用,并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