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仙童半导体如何从硅谷先驱走向没落
鼎盛时期,危机来临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84234.htm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仙童盈利能力急剧上涨。而早期大量注资仙童半导体的Fairchild摄影开始行驶协议的权利,全资收走了八位创始人的股权,并抽调大量利润,同时利用仙童半导体的利润投资了大量不赚钱的业务。而Noyce等八位创始人认为应该把钱更多地投入到电子半导体领域,因此仙童半导体与母公司形成了矛盾。
仙童母公司Fairchild摄影对仙童半导体公司事务插手得越来越多,甚至几番抽调仙童半导体的高层骨干,包括找来人手欲代替CEO诺伊斯。
这可以说是后来“八位仙童”出走的导火索。因为在公司蒸蒸日上之时,仙童半导体和一些核心骨干开始“思考人生”——是继续在仙童做一名普通员工还是自己做公司的leader的问题。面对前者的“boring”和后者充满血腥的外部机遇,他们毅然选择了后者。

1968年8月,诺伊斯与负责研发的摩尔和工艺开发专家格鲁夫一起辞职。他们已经是“八叛逆”中最后离去的。而诺伊斯创办的公司,就是英特尔(Intel)。除了诺伊斯,仙童半导体公司销售部主任桑德斯带着7位仙童员工创立了AMD。
创始人离职犹如决堤之水,继60年代末,仙童半导体的又一波离职潮发生在1997年,他们似乎要高扬创始人的“叛逆”精神。随着仙童大量人才的流出,围绕仙童周围诞生的半导体公司如雨后春笋。
80年代初出版的著名畅销书《硅谷热》(Silicon Valley Fever)写到:“硅谷大约70家半导体公司的半数,是仙童公司的直接或间接后裔。在仙童公司供职是进入遍布于硅谷各地的半导体业的途径。1969年在森尼维尔举行的一次半导体工程师大会上, 400位与会者中,只有24人未曾在仙童公司工作过。”
1971年,著名记者Don Hoefler发表了一篇文章,描述了湾区的计算机芯片公司获得成功的故事。就是在这篇文章里,Hoefler第一次把该区域称为“硅谷”,同时他还指出,所有硅谷的芯片公司都和飞兆公司,以及他们的联合创始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苹果前CEO乔布斯对仙童的评价颇高,也因为如此,而将仙童半导体比作成熟的蒲公英。
硅谷的福音,仙童半导体的灾难
事实上,当有些离职员工自己创立的公司发展速度也很快时,还是有许多员工仍然留在了仙童半导体里。和其他公司对待离职员工不同,仙童不但没有打压离职创业的员工,还给予了积极的鼓励。比如有个员工创建了一家制造玻璃零件的公司,Kleiner就将其产品用在了仙童的生产线上。Applied Materials也是一家旧金山当地的电子设备制造公司,诺伊斯就是该公司的董事,并积极地帮助、指导那些年轻的公司创始人。
不过,随着英特尔、AMD等公司的迅速崛起,失去了人才的仙童半导体竞争力日渐羸弱。从1965年到1968年,仙童半导体销售额不断滑坡,还不足1.2亿美元,甚至连续两年没有赢利。
1967年,仙童半导体遭遇创立以来第一次亏损——400万美元的产能过剩导致760万美元的亏损,股票从一年前的3美元每股下滑至0.5美元,市值缩水一半。
诺伊斯出走后,母公司掌权者谢尔曼·费尔柴尔德开出当时硅谷历史上最高规格的待遇——3年100万美元薪金外加60万美元股票, 挖来摩托罗拉的莱斯特·霍根( Lester Hogan)博士。霍根随后继续帮助仙童半导体从摩托罗拉挖来另一位高管。
在借来长达6年的执掌期(当然中间因为一些发力纠纷,霍根地位一度岌岌可危,但这都不是重点)内,霍根凭借自身在摩托罗拉起死回生的功力,帮助仙童半导体将销售额增加了两倍。
1973年,仙童半导体成为第一家生产出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的公司。CCD是一种用于探测光的硅片;而在英特尔公司创造出8008微处理器后,仙童半导体也随之推出了F8这个8位微处理器。不过,这些产品都未获得较大的市场。

F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