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是输给了小米/华为 还是输给了自己?
日前,联想集团发布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显示联想集团收入为 122 亿美元,净亏损7.14亿美元。这是联想6年来单季度首次出现亏损。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83029.htm论技术实力以及管理经验,联想都不输小米、华为,但其手机销量却不及小米、华为。
那么,联想这个巨头又为何输了呢?

商业模式之败
先来看下联想、华为、小米的商业模式。
联想是经典的经验管理派。通过管理优化,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快、更好、成本做得更低。通过这种模式,联想在PC中最终成为市场的老大。
华为则是技术派。凭借技术上的领先、通过产品上的差异,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比如华为拥有自己的麒麟芯片,国内其他厂商都没有这个能力。当然,这种模式的风险也很高,一旦在研发上受阻,华为也将面临很大的资金危机。
小米则是平台派。小米做手机,又远不局限于手机,我们知道,去年是小米手机销量的巅峰时期,但是雷军并没有把小米定位局限于小米手机本身,小米从去年就开始布局智能手环、智能电视、小米路由器等,雷军很早就看到了国内手机市场的瓶颈,旨在打造一套以手机为中心的智能生态链。
对比联想、华为和小米的运营模式,我们可以看出,联想的商业模式比较传统,它需要依赖于硬件来赚钱,在营销推广上,联想的仍然坚持“运营商合作+线下实体店”的营销模式。但是,互联网风潮侵袭下,线下渠道的市场份额逐渐被侵蚀,线上渠道成为主流。一位传统电子企业的老板告诉笔者,“这几年的互联网发展的非常快,传统企业不转型一定会死,转型还有可能会活”。回顾联想的这几年的战略,行动迟缓,坚持封闭,故步自封。
与联想的战略完全不同,小米迎合互联网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模式,短短5年时间内,小米的估值高达450亿美元。小米的“饥饿营销+爆品+口碑”战略击中用户需求痛点。雷军做手机的战略势在争夺流量入口,入口可以不赚钱,如果生态起来了,入口也就是手机甚至还可以免费。手机也只是小米的一把利剑,而手机的后续服务以及变现能力才是其重心,以手机为中心,建立小米的智能生态链。
其实,小米模式成功之后,模仿跟随小米的企业此起彼伏,互联网营销已经成为不可抵挡的趋势。前几日,笔者参加了京东举办的智能硬件营销交流会,猫王收音机的市场负责人分享了他们的成功之道,猫王收音机是一件极具工匠精神的产品,但是其成功更得力于其在互联网形势下的营销战略。首先,猫王选择上京东众筹,获得了大量粉丝的支持,间接扩大影响力,其次猫王在广告投放上选择了在一些业内比较知名的微信公众号、微博大V,最后,其广告投放A站、B站等亚文化领域也获得非常不错的效果。
小米、猫王录音机都是线上营销的成功例子。联想坚持线下,流失了线上营销的大好机遇。
再来看下华为的模式,华为绝对是一位技术大咖,华为专利的技术高达2000多项,比国内其他手机厂商的专利总和还要多。如果仅仅走技术这条路,相当于是在爬珠穆朗玛峰的北坡,咬牙爬上去那就一览众山小,但爬的过程中摔死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华为并未像联想那样固守传统模式,而是以小米的模式打击小米:华为的技术+小米的营销模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