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应以更开放心态面对大陆产业崛起
昨天台湾投审会正式驳回紫光在台设立紫光展讯研发分公司的申请。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79316.htm理由看似合理:担心紫光挖角台湾的IC设计人才。
其实包括展讯和海思都已经在台湾拥有几百人的研发团队,台湾投审会驳回紫光设立研发分公司,并不能阻止紫光等大陆公司在台湾扩展的步伐。
台湾有关部门所以这样做,主要原因还是担心主力产业外流,不过从过去几年面板产业的发展来看,固步自封并不没有阻挡大陆面板产业的崛起,重重关卡固然留住 了奇美、友达,也让台湾面板产业失去了与大陆共同崛起的机会,未来几年随着京东方、华星光电、深天马等众多产能的释放,奇美、友达将面临越来越惨烈的市场竞争。
现在轮到台湾电子产业的命门集成电路,如果台湾有关部门不改变过往的政策,相信悲剧会再次重演。
前不久,台湾放开12寸晶圆厂投资大陆,张忠谋也感叹,现开放登陆已比三星晚一年;但再不登陆,未来恐将毫无竞争力,实在是时间已晚,不得不去。
显然台湾有关部门一定程度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不过远远不够,就像刚刚驳回紫光在台湾设立分公司,台湾应该重新审视大陆政策。
电脑时代,台湾拥有完善的产业链,手机时代,无论手机品牌厂商还是产业链,大陆已几乎全面超越台湾,如果台湾集成电路产业不抓住时机全面与大陆产业融合,随着大陆集成电路产业的崛起,台湾电子产业也将失去最后的机会。
Intel来了、三星来了,高通来了,大家都来拥抱这个全球潜在最大的市场,作为自家人的台湾反而对大陆充满戒心。
虽然目前大陆集成电路产业的人才相对台湾缺乏经验,不过从人才储备来看,大陆远胜台湾,相比以往,现在的台湾学生对待集成电路的热情远逊当年,连台湾同行 都感叹,未来人才有断档的可能,而大陆在这方面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几年以后即使大陆没有挖空台湾的人才,台湾自身造血功能的不足也会将台湾电子产业推向 绝境。
与其被超越和吞噬,不过以积极的态度融合发展,共同迎接大陆集成电路产业的崛起,共享产业的盛宴。
不允许大陆公司收购台湾公司,现在又不允许紫光在台湾设立研发分公司,台湾政府的诸多做法看似在保护台湾产业,其实是将台湾产业推向死胡同。
pic相关文章:pic是什么
评论